盡管這是萬子紅首次對外宣布他的“5年35店”計劃,但已經引起了業界不小的震動。“因為他們在大量備貨,已經使得不少商家聞到了火藥的味道。”一名不愿具名的鉆石銷售商說。
萬子紅認為,現在市場上只有兩條路:一、你是最便宜的;二、你能成為消費者愿意為溢價買單的大品牌。大賣場和電商顯然都在第一條路上,而“擠在”第二條路上的傳統品牌們,要么擠進二線(中國在短時間內出現一線品牌的可能性還太小),要么滅亡。
根據國內消費者的認可度,所謂一線品牌,主要是指卡地亞(Cartier)、海瑞·溫斯頓(Harry Winston)、蒂芬尼(Tiffany & CO)、梵克雅寶(Van Cleef & Arpels)、寶格麗(Bvlgari)等國際頂級珠寶品牌;二線品牌則是一些知名華人珠寶品牌,大多來自于香港,比較有代表性的有周大福、周生生、謝瑞麟等;而三線品牌則是一些國內的知名品牌,如戴夢得、瑞恩、周大生、千葉、天美,以及新晉的恒信、I DO等等,當然還有一大批區域性的知名品牌。
在整個傳統百貨業的渠道中,三線品牌目前起碼拿走了超過70%的市場份額,而大賣場最主要的競爭對手和奪取份額的主要對象正是他們。“我們計劃切下的主要是他們手中的蛋糕,因為三線品牌并沒有給消費者帶來奢侈品應有的榮耀,但還要以奢侈品品牌的價格銷售,這是不合理的,也不可能長久。”萬子紅說。
萬子紅也認為,未來是電商時代不可避免,但現在還不是,因為終歸有一些商品并不適合或者說不完全適合單純網絡銷售,鉆石就是其中之一。“未來的鉆石行業模式可能會更加細分,平價大賣場和電商的界限可能不會那么清晰,品牌商將少而精,而在資本的推動下,平價大賣場的模式也將逐漸成為鉆石行業發展的主流。在我們完成線下布局之后,可能也會擴展線上渠道,自建或者收購成熟平臺都有可能,當然后者可能性更大,因為更符合資本行事的方式。”他說。
業界普遍預測,三四年后中國將超過美國成為全球最大的鉆石消費市場。萬子紅說:“這樣充滿無限可能的市場,光想想都會讓人熱血沸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