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麗翡翠
以翠為貴
到瑞麗就沖著翡翠。
此刻的我,置身姐告大街盡頭,周圍人來人往。百步開外,即高懸國旗的通關(guān)口岸,一側(cè)雕塑是兩只金色麒麟,簇?fù)碇?ldquo;天涯地角”四個字,提醒游人這里已是祖國西南極邊處。目光由近及遠(yuǎn),從姐告直到城里的步行街、珠寶城,店鋪一間挨一間,裝修富麗堂皇,皆掛珠寶玉器招牌,專營緬甸翡翠。
翡翠如雷貫耳,應(yīng)是幾年前的事。
那時候,我居住的城市,一家玉器店開張,主營翡翠。老板是個女的,每隔上一兩個月,就要去瑞麗采購玉石。就這么,聽著女老板的故事,進入了玉石的世界,知道了翡翠,更迷上它那醉人的綠。
國人愛玉,幾千年玉文化源遠(yuǎn)流長,浩若煙海,蔚為大觀。從紅山文化、良渚文化的各色玉器,到商周后一枝獨秀的新疆和田玉,再到清代人見人愛的緬甸翡翠,一路走來,洋洋灑灑,讓人目不暇接。
玉的種類繁多,除去和田玉、緬甸玉外,還有岫玉、獨山玉、南陽玉、藍(lán)田玉、密縣玉、京白玉、綠松石等,可算蔚為大觀。
玉的樣式不勝枚舉。帝王的玉璽、文人的玉佩、女人的玉飾,加上各色擺件,可說千姿百態(tài),林林總總,五光十色。
中華文化博大精深,玉文化寓意、象征、諧音妙趣無盡。祈福驅(qū)邪,有佛祖、羅漢、虬螭、鐘馗捉鬼;致富發(fā)家,有貔貅、蝙蝠、金蟾、文武財神;吉祥如意,有如意、觀音、麒麟、十二生肖……要聞其詳,三天三夜道不盡。
就說翡翠,以翠為貴,也就是以綠色為尊,最上品可用八個字評價:艷奪春波,嬌如滴翠。綠中又大有文章,有翠綠、俏綠、帝王綠、蘋果綠、秧苗綠等多種類型。其他或紅或黃,或藍(lán)或紫,更有冰種玻璃種等等,色調(diào)豐富,質(zhì)地變化多端,令人愛不釋手。
翡翠的時興,離不開清代的慈禧,民國的宋美齡。兩人結(jié)緣翡翠,寵愛有加,屋里擺的不用說,頭上戴的,胸前掛的,身上點綴的,手上把玩的,無不是翡翠中的極品。只說慈禧的翡翠白菜、翡翠西瓜,宋美齡的一對滿綠手鐲,皆為天下珍奇,價值連城。兩人對翡翠推崇備至,套用當(dāng)今流行語說,可謂鐵桿粉絲。上行下效,官宦權(quán)貴人家,紛紛屬意翡翠,冷落了風(fēng)靡千年而不衰的和田玉。
數(shù)百年過去,時至今日,翡翠依舊獨領(lǐng)風(fēng)騷,引領(lǐng)玉石消費潮流。
不過,隨著時代的變遷,生活的富足,普通民眾審美意識的極大提升,昔日皇家權(quán)貴富人的專寵,如今已是走入尋常百姓家。像我輩這樣的工薪階層,也追逐時尚,陶冶情操,成了翡翠的崇拜者。
此行趕巧,逢翡翠盛會,第五屆國際珠寶文化節(jié)閃亮登場。
街頭,到處是招攬翡翠生意的中外商人;出租車,無不噴繪翡翠廣告;墻面房頂,多懸掛搶眼的翡翠宣傳畫。錢包鼓起來的國人看上了瑞麗,領(lǐng)略異域風(fēng)情再加選購翡翠,可謂一舉兩得。
珠寶走秀逐一看來,各式翡翠格調(diào)高雅,若水碧天藍(lán),彩虹霞光,既養(yǎng)眼又長見識;珠寶公主選美,眾佳麗婀娜多姿,周身翡翠爭奇斗艷,美女珠寶相映增輝;玉雕大賽,能工巧匠精雕細(xì)琢,件件飾品巧奪天工流光溢彩,讓人目不暇接……
如果說這一切只能欣賞,那么讓游客參與其間而又驚心動魄的,當(dāng)數(shù)賭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