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傳世的愛情故事里,總是有見證感情的信物。那些因珍品邂逅愛情的浪漫故事不勝枚舉。在那些璀璨奪目的信物中,深藏著對于愛情的執迷和無盡的愛語。我們不厭其煩的傳誦那些時間長河中的愛情故事,因為我們始終相信,珍品就是實體化的永恒誓言。
年輕時的溫莎公爵有過多名情婦,但有意思的是,他并不喜歡年輕貌美的女人,而對年齡稍長且已婚或者離婚的女人有著極大的興趣。上帝給每個人都安排了一個歸宿,溫莎公爵有數的情婦大概30多位,但真正讓他產生了歸屬感的人卻是一個身份地位都與他極為不符的人,這個女人叫做:沃利斯 辛普森(Wallis Simpson)。辛普森是美國人,溫莎公爵在美國的旅行中認識了這名當時非常出名的社交名媛,兩人在一次舞會中相識,便很快墜入愛河,沃利斯從此便成為了溫莎公爵的情婦。
然而這遭到了皇室和民眾的強烈反對,在其繼位的幾個月后,溫莎公爵便將國王之位退掉了,同但時以此向所有人表態,他在退位演講時說道:“我可以失去我所得到的一切,我的財產我的王位,但除了沃利斯,她是我人生的歸宿,失去她便失去了我的一切,假如真是那樣,那么我將何去何從”
1936年10月當溫莎公爵充滿深情地將刻有“我們終于可以在一起了”字樣的19.77克拉Cartier翡翠戒指輕輕套在愛人的纖纖細指上時,向世人昭示著要將愛情進行到底的決心。
隨后相濡以沫的歲月中,從夫人最愛的由鉆石和紅寶石組成的“My Wallis”項鏈,到著名的Cartier圍嘴式金項鏈和堪稱絕世經典之作的“站在藍寶石上的美洲豹”胸針,溫莎公爵用一件件精雕細琢的Van Cleef &Arpels和Cartier高級珠寶表達著他對溫莎公爵夫人的無限熱愛與深情,將珠寶融入愛情的每個角落,成就了一段最恒久的傳奇。
伊麗莎白·泰勒和理查德·伯頓的愛情故事曾轟動世界,稱他們的愛為世紀之戀一點也不夸張。他們的愛情傳奇從1962年《埃及艷后》的拍攝開始。然而伊麗莎白和理查德當時均已結婚,這段備受輿論唾棄的婚外情開始兩年后,伊麗莎白和理查德先后離開了各自的伴侶,1964年終于在加拿大正式結婚。
愿望雖好,事實卻與愿相違。丑聞、財富到后來的健康問題、酗酒和逐漸下滑的名氣導致對婚姻的威脅,并導致離婚。伯頓夫婦的爭吵著,并愈演愈烈,當《春風無限恨》從舞臺被搬上銀幕時,他們在電影中的爭吵如此真實、充滿感情,以致于同時被提名奧斯卡。伊麗莎白以“吵鬧”的方式獲得了她的第二個奧斯卡獎,理查德卻未能如愿以償。雖然他的表演比伊麗莎白來得更老練成熟,人們猜想,這次落榜也許是他為自己心愛的女人送上的又一份昂貴禮物。
表面上他們曾是讓人羨慕的明星夫妻,表象之下他們是難以割舍的精神伴侶,他們是天生的一對,充滿瘋狂的一對。離婚一年后,他們重新相遇愛火重燃,于是在他們徹底分離前,又有了后來9個月的第二次婚姻。
那段被視作傳奇的婚姻里,理查德·伯頓將送寶格麗珠寶當成了最有效的示愛方式。無論是生日紀念,還是其他重要時機,或者僅僅是因為“今天是星期二”,伯頓總是會送一件寶格麗珠寶。多年以后,當她們已經離婚,伯頓已經死去,她接受采訪時仍然記得,伯頓在為她購買寶格麗珠寶時是那么慷慨,而與他一同挑選這些珠寶又是那么幸福。
1953年,23歲的赫本得到機會和當時的好萊塢明星格里高利派克合拍一部電影叫做《羅馬假日》。電影里赫本飾演的安妮公主幸運地遇到了一個風度翩翩有情有義的記者,電影外赫本也幸運地相識了這位高貴的紳士,而紳士戲真做的愛上了公主。1954年,赫本因在《羅馬假日》中的精彩表演,獲得26屆奧斯卡最佳女主角獎。那天晚上,赫本站在領獎臺上激動得語不成句,她對全世界說:"這是派克送給我的禮物!"
然而公主與派克的朋友梅爾·費勒一見鐘情,兩人很快走向了婚姻的殿堂。派克去參加了赫本的婚禮,將一枚蝴蝶胸針作為結婚禮物送給了赫本。可惜公主沒能一生幸福,赫本后來離了兩次婚姻,總是沒有愛對人,晚年的她致力于慈善事業,直到1993年1月20日,赫本在瑞士病逝。
派克專程去瑞士參加了葬禮,當時77歲的派克老淚縱橫,他對參加葬禮的人說:能在那個美麗的羅馬之夏,作為赫本的第一個銀幕情侶握著她的手翩翩起舞,那真是我的榮幸。派克最后流淚在赫本的靈柩上深深一吻,說了一句感動世界的話:“你是我一生中最愛的女人!” 。2003年4月,拍賣行舉辦赫本生前衣物、首飾慈善義賣活動,派克親自前往拍回了那枚陪伴赫本近40年的蝴蝶胸針。當年6月12日,派克在家中去世。
但是不要忘了,陪伴才是最長情的告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