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此以后,這顆寶鉆被封存于法國國庫中。1792年,國庫失竊,該鉆再現人間,并被重新打磨一次,重量也減為45.52克拉。1830年,它出現在倫敦的珠寶市場上,當即被銀行家霍普(Hope)用18,000英鎊的高價購走,從此,這顆藍鉆就叫做“Hope”。因為英文Hope又是希望的意思,故此鉆又名“希望”;羝张R終前將藍鉆傳給了外孫,不久,小霍普破產。1906年,為了清償債務他被迫賣掉了“希望”,此后的兩年之內,“希望”被轉賣了多次。1908年,土耳其的蘇丹哈密德二世用40萬美元買走了“希望”。經手這筆交易的商人隨后在一次全家旅行中遇到車禍翻下懸崖,慘遭滅門。寶石由蘇丹賞給他的親信左畢德佩戴,但是沒多久,蘇丹親自處決了左畢德。從此,關于該鉆的厄運之說再次不脛而走,“希望”的價格也就此暴跌。
1911年,美國郵政的負責人麥克蘭覺得收藏“希望”有利可圖 ,于是用11.4萬美元購得,并將它送給自己的妻子作為禮物。第二年,他的兒子死于車禍,傷心欲絕的麥克蘭不久也死去。厄運卻沒有結束,麥克蘭夫人心愛的女兒也因為過量服用安眠藥而死。孤零零的麥克蘭夫人卻一直安穩地活到了1947年,讓人們頗為疑惑。一些占星士解釋說,麥克蘭夫人在佩戴“希望”的同時還擁有另一顆世界名鉆“東方之星”,兩顆名鉆相生相克,抵消了“希望”的煞氣,麥克蘭夫人因此安然無恙。
1947年,美國著名的大珠寶商海瑞-溫斯頓成了名鉆的主人,也許他身上的貴氣真的遏制了鉆石的邪氣,隨后的日子里,他不僅平安無事,事業還越做越大。到此,很多人都相信,關于“希望”的厄運之說終于告一段落。隨后的十年中,溫斯頓帶著這顆鉆石和其他名貴寶石行程64萬公里,在世界各地巡回展出,為慈善事業募捐經費,先后共有500人參觀過這顆鉆石,共募捐到100多萬美元。后來,他又將寶石捐贈給了國家,現收藏于華盛頓的史密森研究所,用來炫耀財富的名鉆成了科學研究的對象,這也許是“希望”的最好歸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