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珠寶精品導購互動平臺 投稿
金鑲玉
何為“金鑲玉”
“金鑲玉”學名為“金銀錯嵌寶石玉器”,它的歷史可以追溯到漢代。據說和氏璧作為傳國玉璽,代代相傳。王莽篡位后,脅迫皇太后交出玉璽,皇太后一怒之下將玉璽摔在地上,崩掉一角。后來又命能工巧匠進行整修,用黃金鑲上缺角,于是得名“金鑲玉璽”。“金鑲玉”即由此而來。
“金鑲玉”之所以華麗,就在一個“鑲”字上。其要靠連續不斷地敲擊,把金絲或金片鑲嵌到圖案中。這種在玉器上鑲嵌的手法最初見于清代乾隆年間。
乾隆平定了大小和卓的叛亂后,每年都能得到一批玉器。這些玉器除了嵌有金銀絲外,還嵌有各色寶石和玻璃,帶有濃厚的伊斯蘭風格。乾隆皇帝不滿足只憑進貢一種渠道得到這種玉器,于是開始仿制,還寫了70多首詩來贊美其精美的做工。但這種工藝自清道光以后就再也沒出現過,幾乎失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