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現(xiàn)代快報讀者理財節(jié)暨理財博覽會將開幕,活動現(xiàn)場將有收藏品鑒定專家坐鎮(zhèn),為快報讀者免費鑒定收藏品。根據(jù)收藏愛好者的反饋,快報挑選了瓷器、玉石、書畫、錢幣四大門類的鑒定專家。在現(xiàn)場鑒寶之前,記者采訪了部分專家,讓收藏愛好者先了解一些收藏知識。
今天,我們關(guān)注玉石,明天我們將推出瓷器、書畫和錢幣的相關(guān)報道。
玉石先辨真假再談收藏
“玉器分為軟玉和硬玉。”玉石專家章義平表示,和田玉稱為軟玉,翡翠則是硬玉。目前在收藏界,和田玉和翡翠都擁有不少追捧者,和田玉除了籽料價格高昂,整體而言,行情不如翡翠來得高。不管翡翠還是和田玉,現(xiàn)在都有不少假貨,想要收藏就要先學(xué)會分辨真假。
翡翠收藏只看A貨
章義平說,翡翠有A貨、B貨、C貨之分。把翡翠浸于特定的酸中和漂白液中,以去除翡翠中的鐵雜質(zhì)和一些污漬,然后再上蠟進行拋光處理,經(jīng)過這樣處理的翡翠和未進行任何處理過的翡翠都稱為A貨。在上述過程中,某些含雜質(zhì)較多的翡翠結(jié)構(gòu)受到了一定程度的破壞,因此向其中注入聚合物加以固結(jié),經(jīng)過這種處理的就是通常所說的B貨。有時候,為了使白色的翡翠產(chǎn)生顏色,常在翡翠中染上綠色、紅色等顏色,這就是C貨。
A、B、C不同的級別,是對翡翠最基本的分級。真正的收藏愛好者不會考慮B貨和C貨,他們更多的是考慮A貨翡翠的種、水、色。所謂種,有人認為透的就是種好,其實是翡翠內(nèi)部顆粒大小及結(jié)合緊密狀況的表現(xiàn),顆粒小結(jié)合致密就是種老。
翡翠的水頭也很重要,水就是通透度,透明者極為罕見,絕大部分翡翠都是不透明至半透明。看翡翠的色也是判定翡翠優(yōu)劣的重要因素,翡翠色澤鮮艷飽滿為優(yōu),其中尤以綠色為最佳。
和田玉看“毛孔”辨真假
和翡翠高昂的價格相比,和田玉目前的價位相對較低,因此也被很多收藏愛好者看好,認為未來更具升值潛力。和田玉專家老顧告訴記者,和田玉籽料要看是否稀、奇、特,一塊籽玉如果具備了以上三個條件中的一個就是好料;三個條件都具備,則是極品。
鑒別和田玉的真假成為收藏愛好者入門的第一課。老顧表示,首先要觀察玉料,無論造假的手段多么高明,假籽料的質(zhì)地、顏色肯定都不如天然籽料那么細膩、柔和、滋潤,不會有天然和田玉的靈性。這就要求收藏愛好者要多看、多上手,多了解和田玉。
此外,真正的和田籽料無論多么細膩,表面都會有無數(shù)細密的小孔,特像人皮膚上的毛孔。一般來說,用放大鏡就能看到這些“毛孔”。假和田玉與真的再相似,其表示是沒有“毛孔”的。如果和田玉的皮色造假,那么就要用開水燙。造假皮的部位都在玉質(zhì)比較疏松的地方,用開水一燙就容易掉色;天然的和田玉皮色呈亞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