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珠寶精品導購互動平臺 投稿
瑪瑙的顏色決定它的收藏價值。截面上有不能言說的美麗條紋的瑪瑙,是一種以隱晶質石英(玉髓)為主的礦物集合體的玉石,古稱“瓊”。它的形成,是由于遠古時代的地殼變動,地下巖漿噴出,在熔巖冷卻固結過程中,蒸氣形成的氣泡被封在內形成洞穴。若干年后,含二氧化硅的溶液滲入氣泡,凝結成硅膠。含鐵巖石等的可溶成分又擴散進入硅膠,最后隨著失水,二氧化硅結晶為瑪瑙。由于含鐵巖石等的可溶成分擴散進入硅膠,瑪瑙的顏色變得繽紛多彩。色澤紋帶皆美麗,自古就受到人們喜愛,用來做工藝品等。1972年在安徽省來安縣出土的金邊瑪瑙碗是宋代的生活器皿。
《談薈》中說:“生南方者色正,紅無瑕;生西北者色青黑,謂之鬼面。青間以紅色如蛛絲者為妙。上有枝葉,儼如柏枝者曰柏枝瑪瑙;黑白相間者曰金子瑪瑙;肌理純黑中間白綠者曰合子瑪瑙;正視之瑩白光彩、側視之若凝血者曰夾胎瑪瑙,最為珍貴。”古人說:“瑪瑙無紅一世窮”,瑪瑙中以紅中有黃,黃中有紅,透明如火者為上品,稱“火瑪瑙”。價值貴重的除紅瑪瑙外,還有綠瑪瑙、藍瑪瑙和紫瑪瑙以及水膽瑪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