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表風潮源自萬國表,在萬國表諸多XXL尺寸的表中,我比較推崇直徑46.2毫米的大飛行員。
萬國表(IWC)的5000機芯,直徑37.8毫米,厚度7.2毫米,44顆寶石軸眼,每小時18,000次擺頻,由286個零件構成,雙發條盒,7天動力存儲,獨創比勒頓(Pellaton)上弦系統。對于7天長動力機芯而言,萬國表5000機芯上的啄木鳥上弦系統是個創舉。當然,對于如此大尺寸的機芯而言,萬國表的5000機芯也是里程碑式的存在。姑且將尺寸以及長動力都放在一邊,比勒頓(Pellaton)上弦系統這一萬國表的專利,至今仍出類拔萃。筆者曾有幸把玩過這枚機芯,那酷似啄木鳥嘴的上弦系統相當有趣,且隨著自動上弦陀的不停運轉,傳來“嗒嗒嗒”的獨特上弦聲,就連上弦鋼輪間的運作方式也與眾不同。另外機芯上還裝配計時品質的Nivarox 1寶璣游絲,擺輪上有16個螺絲砝碼及兩個調整凸輪。所有這一切都讓這枚相當碩大的機芯看上去非常的古典。其實5000是萬國表做出的一種嘗試,很快,萬國表就在其量產的葡萄牙7天長動力款式上使用了量產的長動力51011機芯,和鼻祖5000機芯相比,萬國表將其擺頻從每小時18,000次調整到了21,600次。依然是7天168個小時的動力存儲。
沛納海的P.2005,手動上弦機械機芯,6天動力儲存,動力儲存顯示于表背,三個發條盒,陀飛輪的框架與擺輪軸成互相垂直狀態運作(每30秒轉一圈),陀飛輪指標顯示于9點鐘方向。所有這些描述都已經表明,沛納海已經成功地從一個只使用ETA 6497機芯開始的意大利軍表品牌變成了一個不折不扣的能夠自行生產高級機芯的真正高級手表品牌。其實從P.2002開始,這個巨型XXL手表的品牌就開始自行生產和表殼同樣具有XXL尺寸的高級機芯。下面我用盡量少的文字回顧一下這4塊高級自產沛納海機芯的歷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