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珠寶精品導購互動平臺 投稿
通過紅外鑒定可以檢測出樣品中是否具有琥珀成分,但不能確定該樣品是不是再造的、是不是經過處理的,這就需要常規儀器的檢測。
“再造琥珀是將琥珀碎塊或者碎屑在適當的溫度、壓力下壓結,形成較大塊的琥珀,也就是我們俗稱的壓制琥珀。部分再造琥珀在壓制過程中,添加了除琥珀外的其他物質,如松香等一些黏合劑,在紅外光譜中就會出現琥珀所不具有的官能團特征,由此可將其與天然琥珀區分開。”李海波認為,假如壓制的琥珀沒有添加外來物質,利用紅外光譜無法區分,此時可利用顯微鏡、偏光鏡行業紫外熒光燈等常規儀器進行檢測。
李海波介紹,再造琥珀的鏡下鑒定特征為“血絲”狀結構;沿“血絲”分布的炸裂紋;未熔融顆粒及接觸面邊界;具粒狀結構,表面可見凹凸不平的顆粒邊界。
再造琥珀,即通常所說的壓制琥珀,定名時應在“琥珀”前加“再造”二字。由于再造琥珀屬于人工寶石中的一種,所以經過處理的再造琥珀不用在名稱中描述處理方法,可直接用“再造琥珀”來定名。
常見的優化方法有壓清、熱處理和烤色。壓清是對不透明的琥珀材料進行加壓加溫處理,使其內部氣泡逸出,變得澄清透明。單純的熱處理,多用來使含小氣泡和水汽的琥珀內部產生片狀炸裂紋,通常稱為“太陽光線”?旧悄M琥珀的自然老化過程,采用加熱的方法使琥珀表面產生深淺不一的棕紅色
李海波指出,以上三種是傳統的優化方法,已經被人們接受,所以不需要將它們與未經優化的天然琥珀區分開。這類優化琥珀可直接定名為“琥珀”,珠寶玉石鑒定證書中可不附注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