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華洛世奇最新的鑲嵌有仿水晶顆粒的Sparkle隱形眼鏡確實有點語不驚人死不休的創意,設計者Anthony Mallier也確實不愧是Crystal Vision大賽的亞軍,他的這個產品一進市場就引起了各界時尚人士的極大關注,不過有說好的有批評的。
施華洛世奇仿水晶顆粒隱形眼鏡
天然水晶是一種無色透明的大型石英結晶體礦物,它的主要化學成分是二氧化硅,跟普通砂子是“同出娘胎”的一種物質,當二氧化硅結晶完美時就是水晶。而仿水晶就是加鉛玻璃或者稀土玻璃為主料的一種藝術水晶,中國有句老話叫眼里揉不得砂子,時尚閃耀的同時,亦不排除眼睛被咯的可能。
施華洛世奇從來實話實說自己制造的均為“仿水晶”擺件,然而恐怕很多趨之若鶩去買的人并不完全了解仿水晶的真身。施華洛世奇在中國的輝煌絕對不是偶然的,近年來一直在努力把側重點偏向亞洲,特別是大陸市場,整個水晶飾品的市場占有率已經高過50%,而在中國更是高到恐怖的80%,借用手表業那句得東北者得天下,可以說仿水晶界是得中國者得天下。
其實細看水晶加工這個行當,歷史上大多是以手工作坊的形式存在的,可惜在大陸一般只能看到幾家爭雄的場面。誰叫歐洲街上那些一家接著一家連名字都很難拼讀的家族企業,根本沒有足夠的資本飄揚過海來這,偶爾來了的幾個也因為各方面宣傳不到位、市場反應寡淡而郁悶著打道回府了。至于那幾個以貴族自居的品牌不屑掉下身份去做低端市場,所以施華洛世奇在這個價位的領域里幾乎沒有對手。不僅如此,施華洛世奇在中國更是大走時尚路線,根據亞洲人喜歡飾品多于擺設品這個特點,大力研發配飾類仿水晶產品,從早年的吊墜、項鏈、耳環,到后來的手表、皮帶、皮包,而且幾百上千的價格,不痛不癢,讓人輕易擁有了璀璨的奢華感。
施華洛世奇的成功甚至讓很多人認為奧地利的特產就是水晶——盡管這個行業的國王肯定不是她。不得不說的是瑞典,這門古老的手藝在這個冰冷的國度發展到了很高的水平,也許只有這些能耐住寂寞的人才會塌心去摸索這些枯燥的東西——就像最頂級的手表品牌都誕生于寂寞的瑞士山谷之中。Orrefors Kosta Boda AB制品集團是瑞典這個行業中最響亮的名字了,看名字就知道這是兩個品牌集合在一起的。其中Kosta Boda大概算最古老的瑞典水晶之一, 幾百年的過程中這個古老的品牌不斷提高自己,而最優秀的藝術家們通力合作,使自己古老的身份時刻散發著時代青春的氣息;而Orrefors一直在走限量的路線,產量不大但每件必是精品。而且這兩家水晶作坊還有一個特色,就是可以讓游人前來參觀,在瑞典這個缺少太多古跡的國家,水晶旅游路線無疑是個亮點。不過近年它加入了New Wave Group,成了這個大集團旗下一支,將來會不會走量產化路線就不得而知了。
Philippe Starck為Baccarat設計的吊燈
在樣樣是奢侈,個個是貴族的法國,水晶肯定也不例外,比如被皇室貴族所青睞的Baccarat,再比如從香水瓶起家的Lalique,一路到了今天,被富翁們一擲千金地請回宅中。Baccarat更是因為和反傳統設計師Philippe Starck幾年的那次偶遇重新回到閃光燈面前,成為各大媒體報道的重點。Philippe Starck一反傳統人們對水晶晶瑩剔透的印象,直接采用黑色來完成這個主題,并且用自己鐘愛的樂隊Pink Floyds經典作品“Darkside of the Moon”來給這個系列作品命名。更加難得的是,整個系列的作品,件件都讓人贊嘆作為鬼才設計師的他的才華,閃耀的都是大師級才有的手筆和風格。
說到底,仿水晶是搭載了一大群人心血的美麗玻璃制品,加上好的設計、高科技的材料配方、有歷史智慧的切割工藝,就成了價格不菲的藝術品。畢竟天然水晶幾千年才形成一塊,而且哪容這么多人天天雕來鑿去,更不要說做成二十頭水晶燈那么大的形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