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海嘯后 奢侈品生意更火
很難想象,在金融海嘯席卷歐洲后,奢侈品的生意卻更加紅火。近日,法國奢侈品集團LVMH公布了近期營業狀況,10月份第一周的收入竟然比上一周增長12%,而此后也都有不同程度的增長。
而愛馬仕(Hermes)亦表示,因增加的市場需求,今年下半年或將重新開15家分店。這是怎么回事?經濟危機的寒潮似乎并沒有沖擊到金字塔的頂端?
“Hail Mary,full of grace!”本是天主教祈禱詞,而把它運用在了奢侈品牌上:Hail Hermes, Full ofChanel!這恰好能夠反應出奢侈品牌的生存法則:像宗教一樣。這也是奢侈品牌制勝的法寶:讓消費者愿意花更多的錢來消費并爭相成為榮耀的會員的方法。消費奢侈是一種社會階層和身份榮耀的維持,也是一種生存的信念。在閃耀的珠寶與奢華的服飾之下,也許人們看到的是未來的希望。
剛剛結束的“2009春夏巴黎時裝周”上營造出一種醉生夢死的奢華幻境,《紐約時報》上這樣寫道,“今天的巴黎仿佛重回瑪麗·安托瓦內特(法國大革命之前當政國王路易十六的妻子)的時代,人們吃不飽飯,卻還是無法停止對華服的追逐。”已經退休的Calvin Klein評論說:“我也不大明白是為什么,也許越在困難的時候,明顯很浮華的東西就越受歡迎吧!
也許“經濟危機,不過是一種新的燕麥粥”。對于那些經歷過大蕭條的奢侈品大集團來說,也許只是利潤薄了一點,還談不上嚴冬:西方世界的消費少了,還有俄羅斯、印度、中國這樣的東方世界才開始消費呢!
香奈兒將漲價20%
保值說:奢侈品一直都在漲價
《紐約時報》7月份對一些經典服飾單品10年中的售價變化進行了排序,漲幅榜首是Louis Vuitton 的Speedy包售價上漲了104%。接下來依次是Dior 的Lady Dior包(73%)和Diane Von Furstenberg 的裹身裙(71%)。
香奈兒攢足精力做的全球展覽,被一個漲價消息搶了風頭。10月20日,“Chanel Mobile Art Tour New York”在紐約中央公園會場開幕。由建筑師 Zaha Hadid 籌劃設計、靈感來源于“香奈兒2.55手袋(Chanel 2.55)經典填充菱格設計的展館,充分顯示了香奈兒對這款全球最好賣手袋的重視和驕傲。會場陳列了20位世界各地藝術家的作品。香奈兒設計師老佛爺卡爾-拉格菲爾德(Karl Lagerfeld)也親臨紐約,為活動造勢。但,大家關注的,顯然不是這些滿處都是2.55手袋菱格設計的展覽館,而是——香奈兒是不是真的要真的大幅度漲價了?
有消息稱:11月美國境內香奈兒將漲價20%。奢侈品不像柴米油鹽漲個5%、10%對個人不痛不癢,舉例來說,香奈兒經典的大號2.55,北美售價約為2600多美金,按照漲價20%計算,漲幅額度超4000元人民幣。
某資深媒體人表示:“漲價對于奢侈品來說,是一種顯示自己保值性的手法。香奈兒每年往往會有1——2次漲價。最少是5%,最多曾經到達12%,20%的漲價額度,確實比較高!
從07年到現在Chanel這是第三次漲價了。
美國貝恩公司10月29日公布的調查報告顯示,面對全球金融危機,即使最富有的消費者也正在削減開支。這可能導致全球奢侈品零售市場 2009年出現萎縮。這份受意大利奢侈品公司聯合會委托所作的報告說,奢侈品市場2009年將面臨6年來首次衰退,但巴西、俄羅斯和中國、印度等新興市場的奢侈品消費不斷增長,將有助于抵消主要工業化國家市場的萎縮。
金融危機下的最新奢侈品牌生存狀態
在這個風雨飄零的季節,剛剛結束的洛杉磯2009春夏時裝周可能是最后一屆了。比起四大時裝周,洛杉磯缺乏足夠數量的大品牌,這一季的23個品牌都是新創立的小品牌,這就造成洛杉磯時裝周不能吸引各大買手的注意。
由于找不到足夠的贊助商,主辦方可能無法繼續這一每次需要花費100萬美元的時裝周。更尷尬的是,洛杉磯時裝周更像是一個公眾節日,而不是商業活動,為了節省開支,主辦方今年甚至做了這樣的規定:下午2點前不許提供酒精飲料。
1929年美國股市崩盤、大蕭條到來的時候,女人們的裙子還能蓋住小腿的一半,到了道瓊斯指數直上萬點的1960年代的黃金時期,迷你裙便成了女裝中的當紅,到了70年代阿拉伯國家石油的禁運導致美國經濟萎靡,在紐約大街上走過的大部分女人都換上了長可及踝的裙子——因此坊間有一種說法是:女人裙子的長度和經濟的繁榮程度呈反比。無論如何,經濟可以說是整個時尚潮流的一個大的風向標,經濟走勢對人們的購買力有著直接的影響。
全球時尚產業的并購風潮
讓我們看看在金融危機的臺風下,時尚產業最近都發生了些什么大事件?
冰島的金融危機影響到了Baugur集團,這家冰島人Jónásgeir Jóhannesson的財團旗下擁有英國零售商House of Fraser,品牌Oasis、Karen Millen等,以及前Pucci創意總監Matthew Williamson的個人品牌。陷入財務危機后不得不尋找買家。Topshop東家Arcadia集團老板Phillip Green爵士可能以20億英鎊接手,據估計Green的身價在43億英鎊左右。然而同時也有別的私募基金前來競爭,比如Texas Pacific Group、Alchemy、Permira和Blackstone。
高爾夫運動品牌Ashworth近日被Adidas以7280萬美元收購,并承擔其4630萬美元的債務。Ashworth以加州為總部,今年第二季度的財報顯示虧損960萬美元。目前Ashworth在國內由香港上市公司YGM代理,有數十家店鋪。Adidas收購后將使得旗下另一個高爾夫品牌TaylorMade的產品線進一步擴充。
在經濟危機降臨全球之際,時尚產業內大集團的資金優勢和規;\作優勢明顯。而旗下各個檔次品牌的差異化定位,也能在一定程度上互相補充,形成“此消彼長”的產品線。因此,對許多品牌而言,不被集團收購,就意味著公司倒閉、更多的人失業。
Aquascutum(雅格詩丹)的總裁Kim Winser近期將與管理層一起MBO(管理層收購),目前的母公司Renown從1991年開始擁有雅格詩丹,雖然集團有62個品牌,但是只有這一個全球性品牌,公司業績近幾年不斷下降,出售雅格詩丹和關閉15個虧損品牌將是調整的開始。Kim Winser曾將淪為Golf品牌的英國老牌Pringle重新塑造成奢侈品品牌,為此獲得伊麗莎白二世的嘉獎。她2006年加入Aquascutum成功扭轉頹勢,使得品牌形象和銷售額不斷提升,2007年銷售額達到2.2億英鎊并計劃在2010年達到4.5億英鎊。
消失兩年的Rochas品牌將重生。意大利的Gibò Co. SpA 與Rochas品牌的擁有者P&G寶潔公司簽署了授權協議,推出Rochas的女裝成衣業務。2006年,由于成衣業務持續虧損,寶潔結束了這個歷史悠久又備受明星喜愛品牌的女裝業務。據說新的創意總監可能是Donatella Versace前副手、為Halston重生設計第一季產品的Marco Zanini。Gibò Co. SpA公司由日本Onward公司控股,Onward近期頻頻收購,包括Jil Sander和Joseph。
如今,超過50%的高級時裝品牌被掌握在了少數幾個巨頭手里,如LVMH, PPR, PVH, Richemont。這幾個時尚集團在經濟危機的重壓之下,自然會根據市場定位重新洗牌,有的品牌也許被重金打造拉升到更高的定位,有的就要被退到二線或者強行降檔,集團化運作也是時尚產業里不可逆轉的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