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金投資狂潮的背后
日期:2009/02/16 來源:編輯:
文章TAG:
經歷兩周的休整后,紐約黃金期貨于2月11日再創反彈以來新高,達到944.5美元/盎司。雖然全球的黃金飾品需求都在下滑,但不斷升溫的投資狂潮,依舊推動著金價不斷創出奇跡,這即令人向往又令人擔憂。黃金ETF自去年10月份以來就一直在增加黃金持有量,近期更是趨于瘋狂。不僅如此,黃金和美元“此消彼漲”的歷史規律近期也已不復存在。
不可能情況下的“奇跡”
去年年末以來,紐約原油期貨一直在40美元/桶左右振蕩,不斷萎縮的需求令油價反彈無望,當時的整個商品在低位振蕩,對投資者失去了吸引力。盡管如此,黃金卻走出了明顯的上升通道,一切似乎都在凸顯其獨有的投資價值。人們忽略了原油與黃金的比價關系,同時借助通貨膨脹及美元貶值預期不斷炒高金價,而這僅僅是個表象,因為美元和黃金同時在上漲。黃金ETF自去年10月份就已開始買入黃金現貨,與物價幾乎沒有明顯關聯,其在瘋狂買入黃金時,并沒有考慮價格高低,即使高達920美元/盎司的黃金,他們依舊大量買入。2月11日,世界著名黃金ETF-SPDR持有量增加到935.09噸,而一周前還是867.19噸。
接近零利率使銀行投資工具“失色”
自去年以來,為扶正美國金融市場,盡快擺脫經濟衰退的局面。美國聯邦儲備委員會義無反顧地將聯邦基金利率調低至0—0.25%的目標區域,這使銀行存款類投資工具毫無吸引力,大量資金為規避資產縮水風險尋求另類投資工具,黃金就成為了最佳選擇之一。盡管政府不斷出臺救市計劃,并試圖解除銀行系統的病患,但深陷次貸危機的銀行系統還將面臨消費信貸壞賬的折磨,即使實力雄厚的美國政府也無法立刻找到詳細而完備的救助方案,投資者為此大失信心,股市暴跌之余又加速了黃金投資需求的膨脹。
低迷股市令證券資產喪失投資魅力
美國道瓊斯工業指數已從2007年的14000點滑落到目前的8000點以下,跌幅超過40%。持續低迷的美國股市使證券類資產也失去了投資魅力,加之美國經濟前景黯淡,投資者在黃金、美元之間尋求避險。對于股市來說,美元和黃金更具有吸引力,這就是黃金和美元同步上漲的原因所在。與歐盟、英國相比,美國的經濟實力更強大,盡管經濟環境相差無幾,但美元兌英鎊、歐元呈現強勢。因日本國內資源稀缺,海外投資眾多,在世界經濟形勢整體趨冷的情況下,日元需求旺盛,日元兌美元匯率不斷上升,目前匯率為90點,而去年8月該數值為110點。日元雖是其中受益最大的貨幣,但這并不影響美元兌其它貨幣的吸引力,使其與黃金同樣具有了避險作用。
美國國債利率下滑使黃金再失“對手”
失去股市、商品市場和銀行投資工具等競爭者后,黃金、美元面對的“對手”所剩無幾,美國長期國債就是其中之一。近期有跡象表明,為了緩解住房抵押貸款市場的壓力,讓更多的人購買住房(盡管美國樓市依舊低迷),美國政府開始購買長期國債(成熟期5—10年),這被認為是美元的公開貶值,并引發對滋生新一輪通貨膨脹的擔憂。人們開始涌向了黃金交易所交易基金SPDR,并使該基金份額達到92美元/份。美國的分析家們認為,通貨膨脹保值債券(TIPS)的走勢已經開始反映更大的通貨膨脹預期,而這將使更多的人涌向黃金ETF。
黃金和美元成資金避險最佳選擇
排除以上幾種投資工具外,在剩下的可供選擇的投資工具中,黃金和美元成為首選,這就是近期黃金市場不顧美元走勢,迎來投資狂潮的主要原因。但我們也要看到,高金價對黃金飾品需求確實起到了強抑制作用。印度今年1月份黃金進口下滑90%,僅1.2噸,而去年同期為18噸;迪拜今年1月份的黃金珠寶銷售下滑60%,即使每年一度的迪拜購物節也沒有能夠挽回局面。與此相反的是,近期國內媒體報道我國北京地區商場的黃金珠寶銷售情況,被西方媒體以中國“瘋狂的買入黃金”傳為佳話。事實上,目前上海地區黃金首飾報價248元/克,對消費者來說并不具有吸引力。在巴基斯擔的拉哈爾,黃金珠寶商寄望于尋求替代金屬,因為高金價令其黃金珠寶銷售面臨困境,這些替代金屬包括:白銀、精銅、黃銅、青銅、鈦金屬及含有貴金屬的粘土。
盡管金價飆升為投資者帶來不菲的受益,但筆者對由投資需求決定的價格的合理性產生質疑,或將給全球黃金珠寶業帶來致命傷害。2月12日,已經確認IMF將銷售403噸黃金,盡管對市場的影響還是未知數,但它代表了一種信號,即此價位賣者的興趣越來越濃。在印度,人們請求商業聯盟降低金價,議會請求政府采取有效措施降低金價。時間似乎又回到了原油沖擊150美元/桶時的情形,但我們不想看到價值400美元/盎司的黃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