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珠寶精品導購互動平臺 投稿
金融危機使深圳珠寶企業開始從加工轉向零售。在近日緣與美珠寶高級零售珠寶品牌U&ME首個旗艦店在東門的開張儀式上,深圳黃金珠寶首飾行業協會秘書長楊紹武稱,珠寶企業在經濟寒冬中以內銷為突破口,推動珠寶產業轉型是可行的。
作為深圳六大傳統優勢產業之一,截至2007年12月底,深圳約有注冊珠寶企業超過2100家,自有品牌約2200個,加工人員約11萬人,深圳首飾用黃金、鉆石、鉑金加工量約占上海黃金、鉆石交易所全年首飾用金(鉆)成交量的90%。但隨著全球金融危機的影響加深,加上港產品牌快速擴張,深圳許多珠寶企業陷入困境。
深圳許多珠寶企業從批發轉為零售,從出口轉為內銷是應對金融海嘯的策略之一。緣與美珠寶公司副總經理黃兆勇告訴記者,深圳珠寶加工制造業在經濟衰退之際,需要轉換角色、產業升級。他說,加工企業轉向零售市場有優點,因為產品的加工技術、研發設計能力較強,可以及時了解消費者的需求,將新產品推提供給消費者。
深圳市黃金珠寶首飾行業協會秘書長楊紹武指出,面對金融危機,珠寶國內地方品牌也已經開始向全國擴張,在這樣機遇和挑戰并存的形勢下,行業洗牌速度將會加劇,品牌的集中度也將加快。深圳不單是珠寶的制造中心,也是設計、創造中心,如卡地亞等許多國際知名的珠寶大公司都在深圳生產。深圳支持珠寶企業轉型和產業升級,支持區域牌轉向終端市場,因為對工廠來說,從加工轉到走向終端是企業發展的必由之路,要從“貼牌”到創造品牌。
“但深圳不是珠寶企業的一個理想零售終端市場,因為許多外來工沒有購買能力,有消費能力的群體又誤認為香港首飾較好,而前往香港購買,其實香港許多品牌也在深圳加工。”楊紹武說,所以他建議欲轉型的珠寶企業可往內地發展,內地省會城市的商機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