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珠寶精品導購互動平臺 投稿
工業革命與裝飾藝術風格的盛行
18世紀后期至19世紀中期的第一次工業革命對社會、經濟、文化等各方面都產生了前所未有的深遠影響,整個歐洲社會都展現出資本主義社會機制的全新風貌。在藝術界,受工業文化所興起的機械美學的影響,裝飾藝術風格開始在建筑、美術、應用藝術等領域悄然盛行。裝飾藝術風格的顯著特色是以對稱簡潔的幾何構圖來進行創作,并用明亮且對比的色彩來進行描繪,顯露出嚴謹、穩重、充滿現代感的風貌,一掃之前繁復富麗的風格。
卡地亞創作于1906年的胸針。在鉑金與鉆石的單色世界中,引入了繽紛的藍寶石作為裝飾
盡管“裝飾藝術風格”一詞源于1925年在巴黎舉辦的“裝飾藝術和工業設計國際博覽會”,但早在1904年卡地亞和平街設計師的草圖中,就已經出現了頗具現代感和抽象性的裝飾藝術風格設計。從那時起,卡地亞工作室開始創作幾何線條(方形、圓形、菱形)的胸針,并在鉑金和鉆石的單色世界中,引入了繽紛的紅寶石和藍寶石作為裝飾。
在卡地亞1914年創作的這頂冠冕中,卡地亞采用了黑鋼,與鉑金、紅寶石和鉆石相搭配,賦予珠寶前所未有的現代質感
1909年,藝術界經歷了顛覆性的變革:由舞蹈明星瓦斯拉夫??尼任斯基(VaslavNijinsky)和塔瑪拉??卡莎維娜(TamaraKarsavina)擔綱主演的《戲夢芭蕾》(BalletsRusses)在夏特萊劇院(Theatreduchatelet)大獲成功。舞臺布景中所使用的絢爛色彩令路易??卡地亞及其設計師查爾斯??雅克(CharlesJacqueau)深深為之震撼。橙色與黃色,綠色與藍色,藍色與天藍色,紅色、粉色和紫色——如此明麗的色彩組合,印證了卡地亞將祖母綠與藍寶石、紫水晶與紅寶石組合在一起,甚至嘗試其他更為大膽的色彩搭配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