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美好回憶隨紀念品永留存 世博紀念品貴在創意
還有260多天,世界文明的盛會——中國2010年上海世界博覽會將在浦江兩岸盛大揭幕。拿什么來紀念中華民族的百年夢圓?怎樣吸引全球參展者的目光?已成為紀念品業內人士和公眾關注的焦點。
世博會的歷史反復證明,一個城市舉辦這樣集聚全球眼球的國際性盛會,最直接的受益就是城市的旅游業。盡管旅游者需求各不相同,但是有一個是基本相同的,那就是購買旅游紀念品。以此懷念一個彌足珍貴的歷史時刻。
上海世博會是世博歷史上參展國最多的一次博覽會,她的精彩和難忘,不僅是中國政府向國際社會的莊嚴承諾,甚至已經成為全世界一種熱切的期待。完全可以預見,匯聚全球的觀光客流和巨大消費熱浪的激情時刻,會超出任何人的想象。
關鍵的問題是,我們準備好了嗎?
眼下,研發世博紀念品亟待破解的是三道難題:
一是如何有效地將民族風格國際化、世界元素中國化,使兩者完美結合,具體地融合在一個紀念品中;
二是如何有效地實現創意人與制造者的無縫對接,使兩股力量形成合力,走在一條道上;
三是如何有效地讓一大批旅游紀念品包括傳統文化的特色產品,真正告別“文化不實用”或者“實用不文化”的歷史,達到“生活品藝術化,藝術品生活化”的理想狀態。
不能不指出的是,時下市場上的紀念品,給人們留下最深印象的是“似曾相見”,讓人產生視覺疲勞。市場不相信雷同,只相信個性,世博紀念品貴在創意。2010年上海世博會既屬于中國,也屬于世界。如何將這一宏大命題融合在人見人愛的紀念品中呢?至少可以從六個方面放飛思想,進行創意:
一是民間藝術品。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民間藝術品是巨大的寶庫,經過幾千年的文化積淀和洗練,會有許多民族特色的藝術精品可供選擇。如:麥草畫、四大名繡、絲綢、竹刻、木雕、風箏、景泰藍、文房四寶、泥塑、剪紙、年畫、青銅器等。
二是陶瓷藝術品。中國陶瓷,無論是秦漢的恢宏粗放,抑或是唐宋的雍容華貴,還是明清的優雅精巧,歷經數千年,江山代有名瓷出,各領風騷數百年。每一件瓷器,每一件作品都蘊含著地道的中國味道。
三是首飾藝術品。中華民族是世界上佩戴首飾歷史最為悠久的民族之一,山頂洞人的遺址中就發現有飾物,殷墟出土的文物中,也有不少首飾。幾千年來,從原始社會到文明社會,它都通過各種材質和形式裝飾著人類,象征著人類對美的向往。隨著社會的發展,科學技術的進步,生活需求的不斷提高,首飾的品種非常豐富,令人目不暇接。如:項鏈、手鏈、耳環、鼻環、手鐲、胸針、胸花、戒指、衣佩等數不勝數。光彩奪目,豐富多彩。印證“城市,讓生活更美好”這一主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