翠綠輕盈的翡翠飾品向來是人們的消費熱點。不過,你可能不知道,翡翠原石的交易,是一種動輒“賭上身家性命”的古老交易。從一塊翡翠原石的外表,你很難看出其真實的品相。在成交時,買家往往要依靠眼力,甚至是運氣來“賭一把”。這種神秘交易過程被稱為“賭石”。“賭石”自古就有“一刀窮,一刀富,一刀穿麻布”的說法,意思是說有人能因此一夜暴富,有人則會落得傾家蕩產。
想不想不出國門、不掏腰包,就能親身感受一下“賭石”的刺激,考考自己的眼力?9月25日,山東國際珠寶交易中心聯合“靈云翠軒”品牌,邀請濟南市民一同參加“賭石”活動,您可以來現場體驗一把“賭石”的刺激。
“賭石”透著神秘
從古至今,購買翡翠原料都是一個特殊的過程。每年,緬甸都會舉辦3-5次拍賣會(俗稱“翡翠公盤”),對翡翠原石進行集中銷售。拍賣過程大致如下:參拍者對一塊原石作出估價,在規定的時間內填寫標書,參加原石投標,價高者最終才能買到原石。
新開挖出來的翡翠礦石外都有一層厚薄不均的風化皮殼,正是這層外皮的遮擋,使人們無法看到礦石里翡翠的成色情況。目前,依然沒有儀器能穿透這層皮殼,看清里面翡翠的優劣。所以,人們只能靠猜測它內部的好壞來估算交易價格。于是“賭石”這種古老的交易手段在緬甸的翡翠原石市場一直沿用數百年。
所謂“賭石”,就是根據翡翠原石外的皮殼特征、紋理走向來判斷其內部翠料的優劣。翡翠料石的情況很復雜,所謂“看皮”、“看莽”就是看石頭的表面,“賭石”時不僅要“看皮”、“看莽”,還要講究切割,只有這幾方面完美結合,才能開采出好的翡翠。
既然是“賭”,誰也沒有必勝的把握,要想看到石料里的成色情況,只有切割后才能見分曉,所以“賭石”的結局往往出人意料。有人掏點小錢,撿些別人摒棄的原石,結果卻能得到一塊美玉,從而身價大漲;更多的人則是花費幾百萬元買下一塊翡翠原石,但切開后卻一文不值。歷史上著名的“和氏璧”就是從一塊看似平淡無奇的石料中開采而來的。
由于“賭石”需要極為豐富的專業知識和經驗,每年都會有一部分珠寶商空手而回,其加工廠也很可能會因為沒有原料而暫時歇業。
翡翠是一種緬甸特有的硬玉,其形成條件極為苛刻。每一塊翡翠,都是在中低溫的環境中受到極大壓力后變質形成的。而低溫、高壓的特殊地質條件并不容易實現。
近年來,由于延續數百年的挖掘,緬甸北部密支那的烏尤江流域的精品翡翠資源已面臨枯竭,市場供需矛盾突出。從2006年上半年開始,當地翡翠原礦石產量出現驟減,僅為2005年的一半。更為糟糕的是,那些經過沖洗、分揀、估價,然后被搬進倉庫的原礦石質量也在下滑。
礦主們將翡翠挖掘分成3次大規模開采期,第一次在礦床被發現之初,第二次在20世紀,目前烏尤江流域正經歷第三次大開采,每年原石價格至少上漲50%。據緬甸當地一位翡翠礦主介紹,像仰光這樣的翡翠公盤每年舉辦四五次,礦上能供的翡翠精品原石越來越少,而前來參拍的珠寶商則越來越多,現在每塊原石的成交價是起拍價的20-30倍,這意味著珠寶商采購成本直線上揚。
山東國際珠寶交易中心邀您親歷“賭石”
在國內,由于翡翠蘊含“平安幸福”的寓意,再加上原料奇缺帶來的投資收藏效應,翡翠消費與翡翠文化越來越熱,不少市民買翡翠,是“只為收藏精品”。但翡翠產區在緬甸,“賭石”也是在緬甸進行,對大多數濟南市民來說,既未見過翡翠原石,也不知道什么是“賭石”。
為推廣與普及翡翠文化,讓市民了解翡翠,山東國際珠寶交易中心將于9月25日上午9時舉辦“賭石”活動,邀請市民參與。活動現場將由靈云翠軒從緬甸“賭石”所獲的幾件翡翠原石,由市民進行現場估價。除此之外,從9月25日——9月28日的山東國際珠寶交易中心黃金珠寶展銷會將會陸續展開,優惠的價格,優質的服務,期待您的光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