憂郁的茜茜和她的皇冠
圣愛德華王冠
圣愛德華王冠是英國王室的王冠之一,它是為1661年查爾斯二世的加冕禮而制造。這個王冠專門用于新君主的加冕禮,最后一次使用是伊麗莎白二世加冕。1953年6月2日,盛大的加冕儀式上,伊麗莎白二世是全世界矚目的焦點,可是比之更為矚目的是那頂讓全世界垂涎欲滴的圣愛德華大王冠,因為它是那樣的令人無法割舍,歷史上多少的輝煌都與這頂王冠有關。
這頂王冠高達31.5厘米,重0.91公斤,雕刻精美的交錯百合花底座上托著兩個十字架,中間是帶著貂皮花邊的綠色天鵝絨,金質王冠上鑲嵌了多達3000顆各種寶石,其中最燦爛的就是那顆包含著魔鬼的詛咒、重達317克拉的“柯•伊•諾爾二號”(即非洲之星2號,非洲之星1號為水滴型,現鑲嵌在英國國王權杖上)還有重170克拉的黑太子紅寶石、圣愛德華藍寶石。它象征著的是何等的威嚴和權力。
埃及艷后克里奧佩特拉的王冠
憂郁的茜茜和她的皇冠
這頂王冠以鑲嵌的鉆石著名。這些鉆石是費迪南一世為妻子瑪麗·安妮打造的。改造后的王冠為奧地利皇后、1867年擔任匈牙利女王的茜茜公主所有。這頂王冠最后一次出現,是在奧地利最后一任皇后Zita de Bourbon1916年出任匈牙利女王時。奧地利末代皇帝查爾斯一世在1918年社會革命后帶著它流亡。從此,王冠也芳蹤不再。
真實的茜茜公主并非影片中表現的那樣。特別是她與奧匈帝國皇帝弗蘭茨·約瑟夫的愛情,更是沒有影片中描述的那么完美。1848年弗蘭茨·約瑟夫皇帝加冕時只有18歲。在他68年的統治生涯中,經歷的實際上是一個強大帝國漫長而痛苦的衰落過程。
弗蘭茨皇帝威嚴勤政,受過嚴格的宮廷教育,而茜茜從小在巴伐利亞秀美的湖光山色中自由成長。這兩種不同的氣質最初可以相互吸引,漸漸地卻顯得格格不入。成為伊麗莎白皇后的茜茜,特立獨行,感情脆弱。從內心里,她一直拒絕扮演傳統的妻子、母親、皇后以至一個帝國統治者的形象。
晚年的茜茜心灰意冷,帶著幾個隨從周游列國,足跡遍及亞洲及非洲大陸。1898年,她在日內瓦被一名無政府主義者殺害。這又是一頂象征愛情的王冠,卻沒有讓佳人的愛情永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