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托比伯爵夫人紅寶石半月型皇冠
埃及艷后克里奧佩特拉的王冠
據說,這是公元前40年,埃及艷后克里奧佩特拉的王冠。盡管一些浮雕和繪畫描述了埃及艷后戴著類似的帽子,但是無法確認她是否戴過這頂王冠。這頂王冠裝飾有埃及人崇敬的動物形象。
埃及艷后,是后人對克里奧佩特拉七世Kleopatra VII的稱呼。在歷史上諸多赫赫有名的女性當中,“埃及艷后”克里奧佩特拉無疑是一位焦點人物。這位埃及絕色美人憑借其智慧與美貌,在凄美的自殺前屢屢施展魅力,不但暫時保全了一個王朝,而且令凱撒大帝和安東尼拜倒在她的石榴裙下,心甘情愿地為其效勞賣命。
又是一頂要用鮮血捍衛的權力之冠。如同所有王冠都要沾滿鮮血一樣,這頂王冠沒有給克里奧佩特拉帶來長久的好運氣。如果沒有它,克里奧佩特拉的愛情也許可以滋潤她一生,紅顏也不會早夭。
葉卡捷琳娜二世大皇冠
德托比伯爵夫人紅寶石半月型皇冠
俄羅斯圣彼得堡的埃爾米塔日博物館曾展出羅曼洛夫王朝一頂珍貴王冠。王冠的女主人不是別人,正是俄國著名大詩人普希金的孫女索非亞。當絡繹不絕的參觀人群驚嘆于王冠富麗精美的同時,也為一段塵封已久的凄美愛情故事深深打動。
1890年前后,沙皇尼古拉一世的孫子米哈依爾大公在舞會上結識了年僅22歲的索非亞。她身材高挑,皮膚白皙,出落得楚楚動人,年輕的大公對她一見鐘情,而他的風流倜儻也給索非亞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兩人不顧門戶偏見,很快就私定終身。為了贏得未婚妻的歡心,米哈依爾大公不惜一擲千金,專門找來俄國著名珠寶世家波林公司的高級工匠設計一頂王冠。
珠寶工匠接受了大公的重托,開始不分晝夜全身心地投入工作。1891年,這頂令人期待已久的純金王冠終于揭開了神秘的面紗,它呈流暢的半月型,鑲嵌有822顆鉆石和72顆紅寶石,在燈光的映照下璀璨奪目,令人嘆為觀止。最獨特的是,王冠的其中一部分還可以巧妙地拆卸下來,用作胸針和頭簪。
1891年,索非亞在圣雷蒙市與米哈依爾大公攜手踏上了婚姻的殿堂。神圣的教堂音樂悠揚地飄蕩在空中,米哈依爾把流光溢彩的金王冠作為結婚禮物送給他的新嫁娘,兩人深情地對望著,仿佛時間在這一刻驟然凝固。
年輕的索非亞對婚后的生活充滿了美好的憧憬,她深深地為丈夫著迷,對外界一切非議和責難都毫不在乎。然而麻煩從兩人相識的那一天起就纏上了他們。雖然索非亞的母親貴為普希金的小女兒,而父親又是德國王子,但由于母親是非皇族的緣故,她從小就被禁止繼承父親家族的封號。
在當時嚴格的等級觀念下,沙皇亞歷山大三世拒絕承認“平民”索非亞與米哈依爾大公的婚姻,這對新婚夫婦在俄國上流社會處處遭到排擠。天意弄人,可憐的索非亞被迫走上母親當年的道路,和丈夫移居海外,那頂見證著兩人愛情辛酸的王冠也被帶到了英國。
所幸在英國,索非亞受到了維多利亞女王的厚待,被賜予德托比伯爵夫人的封號,其后裔也成為地位顯赫的大貴族,英國現任女王伊利莎白二世的丈夫菲利普親王即是索非亞女婿的侄子。1927年,索非亞在英國逝世,死前留下遺言,希望有朝一日能讓珍貴的王冠重返故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