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抵羅馬
Corfu安逸的生活,并沒有使Sotiris安于現狀。他與南斯拉夫金匠Demetrios Kremos于1880年秋天結伴前往意大利,翌年2月18日抵達羅馬。Sotiris正式將姓氏改為較接近意大利語發音的"Bulgari”。
當時羅馬正式成為意大利首都剛好十年,由世襲貴族控制的通商體系瓦解,經濟貿易非常活躍。初到羅馬的Sotiris,很快摸熟了新舊社會模式的轉變,撒開自己的生意網,并決定在Trinita dei Monti(天主圣三教堂)山下、已有不少希臘手工藝人落戶的Via Sistina街開設店鋪。但他與事業拍檔Dementrios Kremos產生分歧,Dementrios堅守古希臘傳統技藝及美學,而Sotiris主張適當順應顧客需求做出變革。兩人分道揚鑣。
1884年春天,Sotiris Bulgari在Via Sistina街85號開設了品牌第一間專賣店,注冊類別為“大理石、金屬、木器精美藝術品”。夏天,他帶著自己的銀質雕刻飾品去St. Moritz兜售,工藝深得大批發商Martin Mayer先生的賞識,被一口氣全部收購。
Sotiris注意到,光顧專賣店的大客戶除了羅馬人,更多的是來自法國、德國、英國、美國的游客,他們視傳統工匠制作的有民族風味的首飾為“正宗工藝”。看準這個市場,19世紀80年代的Sotiris Bulgari銀飾作品,沿襲父親Georgis時代 “新希臘”的影子,有很強的古希臘神話、寓言元素,天使、神明、守護獸等意象,在羅馬成為“希臘工匠制作的古希臘傳統工藝”的典范,生意興旺。Sotiris一邊擴張店面,一邊開始從希臘家鄉的親朋好友中找來有經驗的工匠,并招募有天賦的人才為學徒。
1905年開業的第三家專賣店,就是如今Bulgari羅馬的旗艦店。上世紀20年代招牌上寫的仍是“S. BULGAR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