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楓葉飄丹的金秋時節,兩年一屆的中國珠寶首飾學術交流會于2013年10月30日在北京歌華開元大酒店隆重舉行。此次學術交流會由國土資源部珠寶玉石首飾管理中心(NGTC)和中國珠寶玉石首飾行業協會聯合主辦,NGTC北京珠寶研究所承辦。協辦單位有:由中國地質大學(北京)珠寶學院、中國地質大學(武漢)珠寶學院、北京大學地球與空間科學學院、中山大學地球科學系、同濟大學海洋與地球科學學院。來自英國、韓國、俄羅斯等國家和香港臺灣地區,以及全國各省市的珠寶質檢機構、珠寶院校、珠寶企業和珠寶評估機構以及相關單位的專家學者和業界人士約400人參加了本次學術交流會。
從左至右:國土資源部珠寶玉石首飾管理中心副主任柯捷(主持)、中國資產評估協會副會長兼秘書長劉萍、中國國家認證認可監督管理委員會副主任謝軍、國土資源部科技與國際合作司司長姜建軍、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副主任方向、中國國家認證認可監督管理委員會實驗室管理部主任肖良、國家珠寶玉石質量監督檢驗中心主任畢立君。
在會議開幕式上,國土資源部珠寶玉石首飾管理中心副主任、國家珠寶玉石質量監督檢驗中心主任、中國珠寶玉石首飾行業協會副會長畢立君首先致歡迎辭。國土資源部科技與國際合作司司長姜建軍、中國國家認證認可監督管理委員會副主任謝軍、中國國家認證認可監督管理委員會實驗室管理部主任肖良、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副主任方向、中國資產評估協會副會長兼秘書長劉萍參加了開幕式并致辭。最后,國土資源部珠寶玉石首飾管理中心副主任、國家珠寶玉石質量監督檢驗中心主任柯捷致閉幕辭。
2013中國珠寶首飾學術交流會現場
本次學術交流會圍繞珠寶首飾鑒定和評估等方面的熱點問題和難點問題進行了廣泛交流。大會共邀請了21位國內外專家學者進行了專題演講。國際知名鉆石物理學家Mark Newton教授講述了EPR(電子順磁共振)技術及其在鉆石鑒定中的應用這一前沿技術和成果,韓國材料學家樸鐘完教授分享了碧璽輻照處理及其鑒定的最新成果,俄羅斯Garanin院士介紹了俄羅斯金剛石資源及其礦物學研究進展,NGTC陸太進博士介紹了NGTC在千足金飾品斑點研究的最新成果。我國珠寶院校、質檢機構、珠寶評估機構、文博界的專家學者以及珠寶企業代表也分別就軟玉產地識別,翡翠多組分及其定名,綠松石、青金石、藍寶石、琥珀、紅珊瑚等寶石的最新的優化處理及其鑒定方法以及大型儀器在珠寶鑒定中的應用進行了交流,對碧璽和祖母綠充填程度劃分、乾隆玉器鑒定、中國近代玉雕藝術、和田玉標準、珠寶評估不確定性分析等當今珠寶鑒定與評估中的難點、熱點話題的研究作了精彩演講。這些最新研究成果對珠寶鑒定以及規范珠寶市場都將起到指導性的作用。
本次會議從征集到的100余篇論文中遴選了85篇收錄到《珠寶與科技——2013中國珠寶首飾學術交流會論文集》,作為《中國寶石》雜志的增刊正式發表。論文作者既有我國珠寶界老一代的寶石學家、礦物學家,又有中年專家學者,以及在珠寶檢測第一線的后起之秀和在讀研究生。論文集內容涵蓋了鉆石、彩色寶石、有機寶石、軟玉、其它玉石、貴金屬與檢測技術、珠寶評估與市場、首飾設計與加工八個部分,全面反映了近兩年來國內外珠寶玉石首飾行業的熱點和難點問題,展示了國際珠寶學術領域的新技術及新成果。
2013中國珠寶首飾學術交流會
作為我國珠寶界每兩年一次的學術盛會,本次會議不僅在組織和規模上有所創新,而且在收錄論文數量和整體學術水平上均有所突破和提升。此次學術交流會是一次高層次高水平的學術交流盛會,更是一次傳承與創新的盛會,本次會議不僅提供了國內外學術交流的平臺,加強了國內外珠寶業界的交流與合作,也必將推動我國珠寶行業的健康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