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珠寶精品導購互動平臺 投稿
作為一個琢玉人,對于“好玉不琢”的說法,玉雕大師王俊懿不以為然,在他看來,這是因為現在一般人不知道怎么雕,雕完以后還不如不雕,這是現在玉器行業普遍存在的現象。自古以來就有“好玉不動刀”之說,其市場價格往往是雕刻件的幾倍甚至上百倍,但這要取決于其完美和精美程度。“對于一般的玉料來說,好玉不琢是一種誤導”,王俊懿說。古人說“玉不琢不成器”,器是價值的形容,這句話是指玉器要經過雕琢和打磨才能有形,才能承載文化和藝術的靈魂。雕琢的對象也可能是有漿、裂等嚴重瑕疵的玉,雖有瑕疵,但經過雕琢在玉的原有價值上增加了藝術的附加值后才能體現出玉的真正價值。
王俊懿認為,玉的價值在于靈性和情感,而現在翡翠成了一種金融貨幣,當代的很多收藏者片面強調其稀缺性,而丟失了玉本身的魅力。現在有一些收藏者一味地追求原料的品質,卻忽略了雕工的優劣及設計的文化內涵。作為一件收藏品,它必須具備一定的收藏價值、深厚的文化內涵、精美的藝術表現、精湛的雕刻技藝。收藏當代翡翠雕件首先要分清什么是商品,什么是作品。商品是可以重復生產的大眾消費品,沒有藝術靈魂,而一件好的作品體現的是制作者的文化學識、藝術修養、雕琢功力。“我們收藏的應該是人類的智慧,而不是材料本身的價值。”
在王俊懿看來,未來20年,已經到了大家追求文化的時候,現在這個潮流已經出現。在翡翠行業面臨諸多問題的時候,也正是改革錯誤的發展方向的機會。“這個行業水很混,很亂,門檻很高,一般人進不去”,正是基于這樣的現狀,王俊懿受邀擔任《瘋狂的石頭》顧問評委,希望通過這個平臺,給廣大玉石愛好者科普翡翠知識,讓更多普通人了解翡翠收藏與投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