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在廣州的港資珠寶企業員工在設計產品
大公網4月13日訊 在廣州南華工貿技工學校的實訓基地,不到20歲的十多名學生都在精心地雕琢著自己手中的玉石……相比本科大學,這所技校顯得名不經傳,但歷年畢業生就業率達98%以上,即將畢業的學生亦被粵港珠寶企業搶聘一空。目前該校不僅引入內地首個珠寶高技能人才公共實訓基地,還跟香港有關方面達成合作,推進“一試三證”(一次考試取得內地、香港和國際職業資格證書)工作,為珠寶行業提供優秀人才。
“近年很多珠寶類專業學生還沒畢業即遭到企業以高薪‘互搶’。”廣東省金銀玉器業廠商會副會長熊英告訴記者,受宏觀經濟形勢影響,近年來黃金珠寶行業增長也有所放緩,但相比其他零售業,珠寶首飾因應內地市場的消費特點依然熱銷,特別是對產品的設計與個性化需求更高。
缺工頻繁 高端更緊張
在內地最大的珠寶首飾加工基地廣州,聚集幾千家珠寶企業,僅番禺便進駐周大福、六福等數百家港澳資金珠寶企業。番禺珠寶廠商會有關負責人透露,近年珠寶廠商的訂單穩中有升,每逢旺季很多工場更頻頻加班和被迫新增崗位。部分企業短缺員工達數百人,而六福珠寶每月要培訓幾十人上崗,依然供不應求。
身兼廣州南華工貿技工學校董事長的熊英介紹,為應付缺工,目前港澳資珠寶企業的上崗培訓仍主要針對生產一線工人,在高檔設計、客服品牌及管理等人才更加緊缺。而隨著近年港澳珠寶企業加快開拓內地市場,高級營銷人才也是“一人難求”。對此,不少技工學校都尋求校企合作,共同制訂人才培養計劃,亦吸引一批港澳臺學生就讀。
廣州“取經” 港青冀北拓
今年20歲的港生劉志浩去年畢業于南華工貿技工學校。“我一直對珠寶設計制作很感興趣。聽朋友說廣州地區的珠寶制作很厲害,我就到內地來‘取經’啦!”他說,雖然在香港一家珠寶公司實習,亦考慮北上舒展拳腳,如參加全國貴金屬首飾手工制作大賽等,提升專業能力。
為培育和輸送高技能人才,內地首個珠寶高技能人才公共實訓基地近期落戶廣州,將與法、美、港等地合作交流,探索“技能+學歷+境外證書”的新型高技能人才培養模式。而廣州南沙已經引進美國認證協會(ACI)設立珠三角定點培訓基地,開展珠寶首飾設計師等七個工種的“一試雙證”國際注冊認證項目;并攜手香港職業訓練局、香港珠寶制造廠商會等拓展培訓項目,推進“一試三證”人才培養工作。
中國黃金協會副會長張永濤認為,目前珠三角珠寶市場在內地處于“龍頭”位置,而在香港本地珠寶市場上,約95%的品牌珠寶首飾都在廣州加工;但目前從業人員尤其是專業人才方面存在較大缺口,這對于港青北上就業或創業都有很大發揮空間。而熊英也透露,學校正籌建粵港澳民間傳統工藝特色班,將該校打造成三地民間傳統工藝傳承基地,為三地培育輸送專才。
港生多主攻設計加工
圖:廣州的港資珠寶廠工人在加工首飾
“近年前來就讀珠寶專業的港澳臺學生增多。”廣州南華工貿技工學校董事長熊英表示,港澳臺學生一般主攻珠寶設計與制作、加工與鑒定以及營銷等專業。畢業后,他們若在本地工作就非常搶手,月薪過萬元(人民幣,下同),較其他類型技工高出幾成,甚至比本科畢業生要高。“而他們若到六福、周生生等香港珠寶品牌企業工作,身價亦會上漲。也有學生學得一技之能后選擇自己創業”。
在穗就業月薪可過萬
改革開放以來,內地珠寶行業飛速發展,年銷售額從1億多到如今超3000億元;但珠寶行業大部分從業人員都不是科班出身,而目前內地開設珠寶類專業的高校并不多,技校開設此專業的也屈指可數,以致有系統的管理和培訓的設計、鑒別、工藝等科班學生尤為吃香。
周生生珠寶(佛山)有限公司人力資源主管楊成根告訴記者,今年招聘珠寶技工較去年還要難。為吸引人才,該公司招聘時打出員工培訓計劃的流程圖,進入公司后將進一步深化專業培訓,通過操作實踐來提升技能。而六福集團對實習生都打出有薪年假、膳食津貼、良好晉升機會、專業在職培訓等系列福利。
記者從廣州多家技工學校了解到,近年珠寶類專業就業前景看好,珠寶專業畢業生就業率可實現100%就業,同時待遇也水漲船高,個別工種從業1至2年后,月薪甚至可達到上萬元。不過,珠寶設計、鑒定等工種技術含量需求也很高,需要從業者有悟性,而且能熬過前期勤學苦練的日子。
港珠寶商報鑒定班增值
圖:越來越多珠寶愛好者進入技校學習珠寶鑒定
隨著近年珠寶市場的火爆,各類珠寶鑒定班吸引越來越多社會人士進修,這包括在珠三角做生意的港澳商人。廣東省金銀玉器業廠商會副會長熊英透露,目前全國珠寶鑒定工種最多的國家職業技能鑒定所便在廣州,陸續跟法國國家寶玉石學院開展彩色寶石高級班等合作培訓。
在廣州南華工貿技工學校的翡翠鑒定班上,除了統一校服著裝的學生外,穿著時髦的社會人士也日趨顯眼。熊英表示,從2013年一年四個班(兩個翡翠鑒定班,兩個鉆石分級班),每個班約40名學生,每次都有兩成社會學生來學習,到現在越來越多。不少學生是欲投身珠寶收藏或本身就是珠寶從業者,還有部分是想買又怕買到假貨的富裕人士,以及通過學習專業知識來拓展社交圈子的社會人士。
鑒定師缺口料達兩三萬人
在廣州做珠寶生意的港商劉明康說,如今珠寶檢驗、鑒定人才的需求大增。以往按西方標準可以對金銀、鉆石進行量化鑒定,但翡翠、玉器就相對較難,加上具有歷史文化價值的藝術品,更難以量化的標準來衡量。
據廣州番禺職業技術學院珠寶學院專家估計,目前珠寶鑒定師行業的缺口高達兩三萬人,特別是珠寶企業集聚的粵港地區。而設在南華工貿技工學校的國家職業技能鑒定所,已開設寶玉石檢驗員、鉆石檢驗員、玉石雕刻工等七個珠寶類的鑒定工種,并將與世界珠寶權威機構英國寶石協會開展相關工種的培訓工作。
內地門店大增 港品牌續北拓
相比近年港澳市場零售低迷,港資珠寶品牌企業在內地的銷售增長則比較穩健。周大福等企業也繼續布局內地,其去年第三季期間在內地新開設了28個珠寶零售點,港澳則只凈增1個零售點。而周生生珠寶(佛山)有限公司楊成根透露,去年在內地新增了約30家門店,預計今年仍會增加。
近年來,隨著民眾生活水準的日趨上升,內地消費者對金銀珠寶的消費需求也逐漸增大,目前中國已是世界最大的翡翠玉器、珍珠飾品和鉑金首飾消費國,也是第二大黃金消費國和第四大鉆石消費國。
六福集團鑒定中心有關負責人透露,今年六福在內地新開零售店仍會呈增長之勢。來自廣東珠寶玉石及貴金屬檢測中心培訓部數據也顯示,為拓展內地市場,來自珠三角及港澳的培訓人數逐年增多,涵蓋六福、周大福、周生生、鉆石世家等品牌連鎖公司。而內地珠寶龍頭企業老鳳祥等也繼續看好內地市場,老鳳祥人事總監冀啟明告訴記者,目前在廣東的門店有131家,到本月底增至147家。計劃到2018年,粵桂瓊的門店將分別增至200、80、30家。
加博會下周開幕 港企占三成
圖:去年加博會現場 資料圖片
2016中國加工貿易產品博覽會(以下簡稱“加博會”)將于本月21到24日在東莞舉行。加博會組委會12日透露加博會最新籌備情況稱,今年有807家企業參展,港資企業占逾30%。據介紹,原來以代加工為主的港企,今年在玩具、箱包領域涌現不少成功轉做自主品牌的參展企業。
代工變自主品牌成亮點
“‘自主品牌’的參展企業將成為本屆加博會亮點。”2016加博會組委會執行秘書長陳仲球表示,今年加博會的參展商結構里,港澳臺企業成為“最大頭”占比超70%,其中香港占的份額最大,有參展商超過30%是港資企業。他稱,不少港企已從往年“三來一補”的代加工企業,轉型為自主品牌企業。“本屆展會中,香港自主品牌身影在玩具禮品企業、鞋帽箱包企業、服裝企業等非常突出。包括玩具龍頭的香港龍昌集團,另外在箱包方面還有轉型品牌的香港時代集團”。
據介紹,本屆加博會較往年“升級”,總展覽面積達6萬平方米,比上屆增長20%。其中更有六大專業展,包括智能手機、潮流服裝、箱包鞋帽、餐廚用品、禮品玩具、電商物流展區。
據了解,去年的加博會有6000多家企業到會采購,專業買手1.6萬名,意向成交金額達到900多億元人民幣。組委會稱,今年加博會從往年注重內銷為主變成內外貿一體化,加大對國際買家邀請,來自“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采購商有較大增幅,占海外買家近6成。另外,馬來西亞中國總商會、意大利外貿協會等多國重點商協會將組織國際采購商到會采購,規模近2000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