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1-13日,2017年第十六屆中國國際白銀年會于成都隆重舉辦。中國國際白銀年會是中國最具權威性的白銀產業年度盛會。本屆年會由中國五礦化工進出口商會、世界白銀協會、中國珠寶玉石首飾行業協會、中國商業聯合會、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聯合主辦。年會以“新技術、新制造、新零售、新金融、新天地”為主題,對白銀工業在大環境中的發展進行了深入解讀和交流。
會上,中寶協秘書長史洪岳代表中寶協出席《世界白銀年鑒2017》中國大陸首發式,并擔任年會第一節專題報告的會議主持工作。本次白銀年會參與企業400余家,中寶協突破性的組織了二十余家銀飾銀器企業參與,向整個白銀業界發出下游的重要聲音。
以下為本屆年會的主要報告議題:
我國礦產行業外貿形勢和展望——中國五礦化工進出口商會副會長劉中慧先生
劉中慧,1988-2014年,任職于國家商務部,具有較豐富的國內外商務工作經驗。2015年至今,擔任中國五礦化工進出口商會副會長,主管金屬和非金屬等領域礦產品的外貿進出口等行業發展工作,以及企業社會責任的認證推廣工作。
報告摘要:國內整體的外貿形勢,礦產行業的外貿形勢,白銀的外貿政策和形勢。
中國銀飾銀器產業發展現狀與前景——中國珠寶玉石首飾行業協會副會長陳火龍先生
陳火龍,深圳市信德緣珠寶首飾有限公司董事長,中和盛世珠寶文化發展有限公司董事長,中國珠寶玉石首飾行業協會副會長,全球閩籍珠寶工商總會(深圳市黃金玉石珠寶商會)執行會長兼秘書長,深圳市黃金珠寶首飾行業協會副會長,深圳市龍崗區橫崗街道工商聯(商會)常務副會長,深圳市工藝美術行業協會常務理事,深圳市珠寶首飾設計師協會名譽會長,深圳市福清商會名譽會長。
報告摘要:2016年我國珠寶業終端市場銷售仍保持在5000億人民幣以上,依然是全球最大、最重要的珠寶市場之一,多個珠寶品類消費居世界前列。其中,白銀首飾及器皿用銀4000噸左右,銷售量居世界首位。中國白銀文化歷史悠久,消費者對銀飾、銀器的認同觀念和剛性需求根深蒂固,白銀貨幣屬性的影子依然存在。銀幣、銀條發展空間巨大,銀器、銀畫與銀制工藝品經久不衰,市場十分活躍;銀飾品以其價格低廉、加工便利、工藝繁多、設計豐富等諸多有利因素在珠寶市場中日益凸顯出極強的競爭力。
黃金白銀內地與香港交易互通的趨勢——灝天金融集團業務董事林永哲先生
林永哲,灝天金融集團業務董事。林先生擁有15年金融界豐富經驗,包括拓展證券、期貨、外匯、基金管理、黃金白銀買賣業務及環球金融市場分析研究等工作。曾任職于多家國際銀行及跨國金融機構。并多次參與在香港財經電視節目、國內外金融講座之客席演講嘉賓、香港大專外匯比賽主講嘉賓及評判等。目前林先生主力負責金融創新項目、私募及投資基金籌劃,貴金屬及期貨交易、實物貴金屬交易平臺設計。近年更以企業顧問形式參與一帶一路貴金屬業界項目開發。
報告摘要:香港交易所的人民幣貴金屬交易產品、內地與香港黃金白銀的實物貿易趨勢、香港交易所與上海黃金交易所的價格差價、期貨套戥(套利)、實物套戥(套利)、環球經濟與白銀走勢。
全球白銀市場分析——湯森路透GFMS亞洲區經理 Cameron Alexander先生
卡梅隆•亞歷山大,擔任湯森路透亞洲及中東金屬需求分析總監。他擁有在貴金屬行業16年的工作經歷?仿∮2005年作為金屬分析師加入GGMS公司,因著湯森路透在2011年對GGMS的收購,亞歷山大先生得以進入湯森路透工作。他目前在湯森路透供應鏈及商品研究分支機構內領導亞洲貴金屬市場研究。在他目前的職責里,他負責東南亞、澳大拉西亞、中東以及印度次大陸等市場的貴金屬研究。他的主要研究領域包括首飾、工業、投資需求,以及來自于這些核心區域的廢料供應和金屬流出。卡梅隆先生經常以發言者的身份參加會議及GFMS的吹風會。其觀點被眾多媒體廣泛的引用,例如華爾街日報(WSJ)、澳大利亞人(The Australian)、金拓(Kitco)、商業標準(Business Standard)、標準(the Standard)、中國黃金網(China Gold News)、金錠導報(Bullion Bulletin)、路透、CNBC等。卡梅隆先生也接受ABC電臺專訪就黃金、白銀、鉑金及礦業發布觀點。在加入GFMS之前,他在澳大利亞AGR Matthey金屬冶煉廠(珀斯鑄幣廠)工作了7年,職務是商務經理。他目前的工作地點在澳大利亞珀斯市。
報告摘要:詳細介紹2017世界白銀年鑒及2017年至今的市場情況,并對未來做出預測。
白銀在工業領域中的應用現狀及未來趨勢——世界白銀協會執行董事 Michael DiRienzo先生
Michael DiRienzo,任職世界白銀協會執行董事。世界白銀協會是一家國際性行業協會,其會員包括全球白銀行業的主要參與者。Michael先生主持世界白銀協會日常運營、預算開發、管理、執行年度計劃及公共事務活動。DiRienzo先生曾經任職黃金協會副總裁,管理政府及公共事務。他還曾任職豐田集團下屬成員公司,職務是政府關系主管。更早之前,DiRienzo先生曾擔任美國國會議員、眾議院規則委員會主席大衛·德雷爾先生的法律助理及新聞發言人。在以上任職期間,DiRienzo先生致力于規則委員會,同時處理金融服務及小企業委員會之前相關事宜。
報告摘要:報告將表述全球工業各領域的白銀消費情況及未來前景;诎足y在各消費領域的關鍵作用,報告將觀察其在特定消費和工業生產線中的應用,如汽車、光伏、電視和個人電腦等領域,并對所述產品提出需求預測。
監管新政下的白銀流通業務創新——華通白銀產業鏈生態服務介紹——上海華通鉑銀交易市場副總裁李鋮先生
李鋮,清華大學工商管理碩士,經濟師。已取得期貨、會計從業資格。曾長期從事企業戰略規劃、行業研究和品牌傳播工作,在媒體資訊、市場推廣、內外部公共關系等領域多有建樹。并在企業培訓體系建設與專業課程研發方面具有豐富的經驗,經常在企業內部、外部擔任各類專業課題的主講人。李鋮先生2015年加入我公司,現任公司副總裁,主要分管資訊事業部的工作。
報告摘要:通過對新金融監管政策趨勢和我國白銀交易市場環境的解讀,探討傳統白銀流通領域傳統業務創新的可能,并結合華通新的產業鏈生態服務體系介紹白銀企業可創新的業務模式和全新贏利點;助力傳統白銀企業轉型升級。
智能工業機器人技術發展及產業應用——西安中科光電精密工程有限公司董事長吳易明先生
吳易明,中科院西安光機所研究員,博導;西安中科光電精密工程有限公司董事長;西安市青年科協副主席。主要從事精密儀器與機械、原子慣性技術、智能視覺和自動化技術研究。1999年起,負責新型導彈用瞄準系統研制工作,攻克了方位角垂直傳遞技術并成功應用于多個型號裝備,該技術獲2013年度國家科技進步特等獎(集體獎)。2013年辭崗創業,主要從事智能機器視覺、智能機器人技術研究及產業應用研究工作。公司以智能視覺信息技術為核心,解決國防裝備和智能制造領域中的“精確測量、智能識別、精密控制”問題,成功為航天院所、海裝、總裝配套產品樣機;積極開拓民品市場,成功研制了用于精密裝配、在線精密檢測的智能裝配機器人系統和液晶顯示屏部/組件品質檢測設備,部分產品進入量產階段。
報告摘要:報告綜述智能工業機器人領域的核心技術及其發展趨勢,重點介紹智能機器視覺技術對工業機器人智能化產生的決定性作用,并對智能機器人的應用領域進行簡單介紹、對未來產業的影響進行簡要分析。
銀摻合型導電聚合物在太陽能電池中的應用——昆明諾曼電子材料有限公司董事長楊榮春先生
楊榮春,昆明諾曼電子材料有限公司董事長,從事微電子工業用銀粉、厚膜電子漿料研發工作已有25年之久。1986年畢業于清華大學,1986~1994年間就職昆明貴金屬研究所,任厚膜電子漿料研究室主任;1994~1996年在日本北海道大學從事貴金屬粉體研究工作;1997年至今,一直從事銀粉、漿料研發和生產,參加了《云南省關鍵技術選擇研究》、《邁向21世紀貴金屬材料的發展及政策》兩書的編寫。作為項目負責人承擔并完成了國家“863”計劃項目《摻合型聚合物導體材料》的研發工作。自1986年以來曾獲多個中國有色總公司科技進步獎。擔任國家科技與產業化理事會常務理事。2004年~2012年期間,成功移轉八項技術給國內上市公司和臺灣以及日本公司,現從事晶硅太陽能電池用銀粉和銀漿的開發工作。
報告摘要:著重介紹銀摻合型聚合物導體材料和本征聚合物導體材料的差別以及摻合型聚合物導體材料對銀粉的要求;銀摻合物聚合物導體材料之分類、發展歷程、國內外現狀;銀摻合型聚合物導體漿料和高溫燒結銀導體漿料的主要區別;銀摻合型聚合物導體材料在太陽能電池中的典型應用以及關鍵技術點。
未來五十年光伏前景展望及其對白銀市場的影響——賀利氏光伏全球業務單元研發首席技術官,執行副總裁張偉銘先生
張偉銘博士,目前就任賀利氏公司執行副總裁,并兼任光伏業務單元商業及技術首席技術官。張博士在2006年啟動了賀利氏太陽能電池金屬化漿料的開發性計劃并啟動了此項目的商業化推廣,在2007年開發了為c-Si太陽能電池工業提供的第一代賀利氏白銀漿料。此后成功領導賀利氏的光伏技術團隊,推動SOL系列銀漿產品的商業化進程。在團隊的努力下,賀利氏公司此后成為光伏市場一個頂級品牌。 憑借其在賀利氏公司17年的從業經歷,張博士也開發并商業化了多種針對不同應用的厚的光伏薄膜材料。
報告摘要:2016年全球光伏發電裝機容量是76GW, 大約需要消耗2000噸白銀。對于光伏產業而言,2017年又是繁榮的一年,預計光伏發電裝機容量接近85GW,保持兩位數字的增長。雖然在過去10年里光伏產業保持了爆炸式的增長,其仍然處于幼年。到2050年止,全球光伏累計裝機容量將達到4.5TW。對于白銀產業而言這是一個絕佳的機遇,同時也意味著前面有很大的挑戰。在此背景下,將對白銀未來30年在光伏產業中的應用中存在的機遇和風險進行討論。
銀粉銀漿市場專題討論會
2017年全球經濟回顧和2018年全球經濟展望——方正中期期貨研究院、投資咨詢部王駿先生
王駿,經濟學博士、管理學博士后,CCTV-2財經頻道期貨市場評論員,方正集團技術專家、方正中期期貨研究院院長兼投資咨詢部總經理;曾獲上海期貨交易所2016年度優秀分析師團隊獎、2014年度優秀分析師團隊獎,上海期貨交易所2014-2016年度優秀有色金屬分析師獎、2010-2014年度連續五屆的優秀宏觀分析師獎;大連商品交易所2014年優秀木材研究員、2015年優秀鐵礦石研究員;期貨日報-證券時報2011-2015年度三屆的最佳宏觀策略分析師獎、2013年度最佳黑色產業鏈期貨分析師獎和2014年度最佳金融期貨分析師獎。在新華社、《人民日報》、《光明日報》、《中國證券報》、《上海證券報》、《中國黃金報》、《中國冶金報》、《期貨日報》、新浪財經、和訊網和《中國期貨》等發表文章數百篇。
報告摘要:全球主要經濟體增長率展望;中國、美歐日、新興經濟體經濟分析與展望;美元指數及CRB指數分析與展望;貴金屬及有色金屬期貨走勢展望;總結與操作建議。
市場波動結構大數據與白銀投資——上海師范大學金融工程研究中心執行主任蔡東澄先生
蔡東澄,上海師范大學金融工程研究中心執行主任,客座教授,上海交通大學上海高級金融學院/ 上海師范大學商學院/上海大學悉尼工商學院碩士研究生導師,曾擔任多家國內知名期貨公司高級管理人員,上海/大連期貨交易所的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及中國期貨業協會期貨分析師委員會委員等職,以及國內有色金屬貴金屬行業多家大型企業集團的風險管理高級顧問。從事國際國內期貨市場操作實務實踐與研究二十余年,以及金融市場相關專業的教學與研究,2007年組建上海巨爵投資咨詢有限公司任董事,組織專業團隊研究全球宏觀經濟及有色金屬貴金屬市場投資。
報告摘要:金融市場背景下,投資者對市場結構的認識,幫助建立理性投資的決策框架。
LME倫敦貴金屬的新征程——香港交易所集團市場發展科大宗商品, 衍生品及LME業務發展部副總裁石磊先生
石磊,現任香港交易所集團市場發展科大宗商品, 衍生品及LME業務發展部副總裁。從事多年基本金屬的交易工作,涉及現貨,衍生品和結構性融資。加入香港交易所集團后,主要參與倫敦金屬交易所 (LME)在國內和大中華區的業務推廣工作。在此之前,他曾就職于中國中信集團和國內大型金融機構FICC部門,負責一級子公司和海外公司的基本金屬交易和運營。
報告摘要:倫敦金屬交易所(LME)的歷史回顧和最新發展;電子化交易之路;LME貴金屬
中國白銀工業現狀及未來消費預測——北京安泰科股份有限公司貴金屬分析師靳湘云女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