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案是,中國人,俄國人,以及先富起來的一部分印度人。

哪里有錢 哪里就有奢侈品
中國目前已經是世界上第二大奢侈品市場,僅次于美國。有人預計,2015年,中國日益壯大的富翁和中產階級隊伍將讓中國成為最大的奢侈品市場。最近,美國的時代周刊做了一項調查,中國消費者心目中最廣為人知的奢侈品牌有哪些。結果表明,前五大品牌依次是:Rolex,,Lacoste,Valentino,Chanel和Dior。Louis Vuitton居然不在榜上。
俄國女人愛美世人皆知,早有寧可餓肚子也要涂口紅的美名。十年前,一個軟件公司工作俄國女人,工資不高,家里也并不特別富裕,但她背的可以是Chanel包包,穿的是Ferragamo皮鞋,平時總是金鏈加身,十個手指頭至少有三個帶著戒指,和周圍穿Eddie Bauer的美國同事形成鮮明對比。最近十年,俄國人大發石油財,石油換來的錢如數交給奢侈品牌。俄國人和中國人的品位有所不同,他們不喜歡低調,尤其鐘愛彰顯身份的名貴珠寶。在俄國,最知名的五大奢侈品牌依次是:Versace,Dior,Chanel,Vyacheslav Zaitsev和Valentin Yudashkin。有意思的是,第四名和第五名都是俄國本土的奢侈品牌。
印度早就有一些老牌貴族和老牌富翁,但人數很少,多在國外消費,不成氣候。近年來,印度遍地開花的客戶服務中心(call center)造就了一大批年輕的中產階級,這些人是印度新興的奢侈品市場的主力軍。印度的奢侈品市場比中國和俄國開始得晚,但發展更快,被稱為“下一個中國”。記得幾年前,我做過的一個咨詢項目里,有幾位從印度辦公室派遣過來的咨詢師,年紀都在二十五六歲。當時我正好背了一只LV包包,得知價格,幾位的眼睛睜得好大。我想,過了這幾年,他們肯定都給自己的太太買了若干LV了。
時尚東風漸。的確如此,去年Fendi的長城秀,今年三本耀司的太廟秀,動靜都很大。究其原因,時尚跟著錢走,哪里有錢,哪里就有時尚。奢侈品牌的戰略重點早已轉移到東方。LVMH主席Bernard Arnault躊躇滿志地預言,奢侈品的全球銷量,將在下面的五年里翻一番。坐著飛機俯瞰中國大地,Bernard Arnault滿意地說,“大好河山,大有作為”。
將從配飾轉向高級訂制
如果歐洲和美國的時裝設計師對本國的信貸危機感到吃痛,他們大可來中國看看:這里,越來越多的中國新富階層愿意為高昂的時尚設計掏腰包。在中國,為百萬富翁開設的高級會所正在迅速增多,而其中有很多是女性會員,這些女性會非常爽快地為一件設計師晚裝付上10,000美元,眼睛都不眨一下。
有英國媒體前不久撰文說,雖然歐美本地市場不景氣,但是設計師品牌的損失可能由極強消費能力的中國新貴階層得到彌補。
中國富翁俱樂部的數量快速增長,許多女性新成員在購買一件1萬美元頂級設計師品牌的晚禮服時往往會毫不猶豫。
據估計,到06年末,中國有34.5萬人資產超過100萬美元,并已每年10%的速度增長,其中三分之一是女性。有5千人的資產超過3千萬美元,大約占到亞太地區富翁數量的三分之一。
隨著中國消費市場越來越重要,像剛在北京開店的連卡佛的買手已經可以在巴黎米蘭頂級秀場上坐到前排的位置,周邊則是美國高端百貨店Saks和NiemanMarcus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