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珠寶精品導購互動平臺 投稿
前期連續報道的關于廣東省部分珠寶產品抽檢質量不合格后,一些知名商家紛紛對不合格產品進行了回收,并進行二次重檢。如今廣東省針對“質量門”事件引起了行業內的高度重視。
據了解,廣東省金銀珠寶行業各協會聯手,組織全省100多家企業圍繞"標識質量"問題進行研討學習,要求各企業要充分重視、掌握標識知識,加強自律,維護廣東珠寶大省的信譽。
并動員全行業從事銷售、產品質量管理人員參加學習。實際上,此次金銀珠寶抽檢大規模不合格問題主要集中在產品標志問題上,合格率僅為38%,而內在質量合格率達80.3%。抽檢結果中同時也包含了一些知名品牌。
廣東省金銀首飾商會會長甄偉鋼稱,廣東是黃金珠寶首飾產業大省,其生產技術、生產能力和產品質量等方面在國內都堪稱一流。目前較有規模的金銀珠寶首飾加工企業達900多家(全國僅有1000多家),從業人員近百萬,年產值超千億元。所以全行業必須正視此次暴露的問題,按國家標準積極推動自查整改。“今后將會在省內權威檢測中心的參與下,組成行業自律檢查組,不定期開展抽查,并向社會公開抽查結果。廣東黃金協會相關負責人表示,廣東珠寶首飾總體質量較好,不應因此次抽查而受到沖擊,消費者仍可放心購買。
一時鬧的沸沸揚揚的關于廣東省金銀珠寶質量問題也已基本平息,相信有關部門的自檢整改,對以后珠寶業的發展奠定了一定的可信度,這樣一來消費者才能買的放心,該行業才能走的更長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