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保養常識。
(1)戴手表時,手上的汗水對表殼有腐蝕性,全鋼表殼由于是鎳鉻合金,抗腐蝕性能好些,半鋼表殼是銅的,長期與汗水接觸,容易腐蝕,應經常用軟布抹去汗水或墊上塑料表托,以防止其被汗水侵蝕。
(2)不要隨意打開表后蓋,以免塵埃進入機芯影響手表的正常工作。
(3)不要將手表放在有樟腦丸的衣柜內,以免表油變質。
(4)不要將手表放在收音機、電視機上,以免磁化。
(5)長期存放不戴的手表,應每月定期上發條一次,使零件不致長期處于靜止狀態,以保證表機的運轉性能。
2.表蒙翻新。手表蒙被劃出很多道紋以后,可以在表蒙上先滴一二滴清水,再擠一點牙膏擦涂,就可以把劃紋去掉而使表蒙如新了。
3.去掉表內的積水。不小心表殼內進水了,可用一種叫做硅膠的顆粒狀物質與已經積水的手表一起放進一個密閉的容器內,數小時后,取出手表,積水即全部消失。此法簡單經濟,對表的精度和壽命均無任何損害。已經多次吸水后的硅膠,可在120℃下干燥數小時,吸水能力可再生,還能反復多次使用。
4.戴夜光表睡覺不好。把手表戴在手腕子上睡覺,如果手表是夜光表,就會給身體帶來不利影響。
這是因為夜光表的指針和刻度盤上涂的發光材料,主要是鐳和硫化鋅的混合物,鐳放出的射線能激發硫化鋅晶體發光,睡覺時,如果戴著表,人體就會受到八至九小時的鐳輻射,對人體有一定危害。因此,睡覺前,最好把夜光表取下來,放到桌子上。
5.電子手表小常識。電子手表在溫度25~28℃時,一晝夜計時誤差在一秒以內,當溫度至0℃以下或50℃以上時,每晝夜會慢兩秒鐘。同時當溫度高達60℃時,液晶板會變黑,溫度降到0℃以下時,液晶板就會失去顯示作用,因此到冬季,電子手表只能戴在手腕上,靠人體的恒溫來保持它的正常計時。另外,高溫和過低溫還會造成電池漏液,腐蝕機芯。
電子手表電池一般可用一年以上,不過照明燈耗電量大,開亮一秒鐘所耗電量相當于計時用一小時以上。電池的電快完時,燈光會變暗淡,或在開啟時數字顯示變暗甚至消失。更換電池時,如果自己不懂修表技術,應送修表店安裝。而且電池規格沒有標準化,各種牌號電池很多,不能隨意采用。
電子手表要注意:按按鈕不能用力過猛,以免失靈;液晶板使用五至七年需另換新的;電池無電要及時取出,以免流液腐蝕機芯。發現燈不亮、按鈕失靈、計時突然有較大誤差時要及時修理,可能是元件焊點接觸不良或脫掉了。
電子手表,特別是數字式電子手表,防水性能一般較差。盡管有的在說明書或后蓋上印有“防水”字樣,也要盡量避免與水接觸。
電子手表的結構與機械手表不同,都是電子線路和電子元件,萬一進了水,就會是“災難性”的,使整只手表報廢。特別是液晶板和集成線,不僅怕水,就是受了潮,時間一長也會出現故障。因此,洗臉、洗衣時最好把表摘下來。下雨時要防止濺上雨水。如果發現電子手表進了水,或表蒙子內壁聚有水氣,應立即送修表店進行除水、排潮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