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末將至 歐洲購物游為首選
如果你是LV的鐵桿粉絲,那么眼下你可能得去歐洲跑一趟。
xiaobuyer.com代購網的負責人黃秉鈞為記者舉了個形象的例子——LV的大號Neverfull包包,在國內售價約人民幣6000元左右;在美國需900多美金,但由于美國有消費稅,算下來和國內價格相差無幾;澳洲價格上調后為960澳幣,折合人民幣約4400元;而歐洲的價格則是455歐,折合人民幣只要4000元左右。
黃秉鈞告訴記者,選擇在國外入手奢侈品,正品在任何季節的價格都差不多,趁現在匯率低入手是個好時機。當然,折扣商品肯定圣誕節購買最劃算。
作為“職業買手”,他總結的一條經驗便是,“原產地價格一定是最便宜的。無論如何盤算,歐洲品牌始終是歐洲便宜,美國品牌就是美國便宜。刨去運輸費、稅率,價格優勢非常明顯。”
根據網上盛傳的“克朗大幅貶值,冰島奢侈品價格全球最低”的說法,記者近日致電春秋、青年兩家旅行社。他們都表示,冰島的旅游線路國內尚未開通,歐洲多國游行程里也不包括冰島這站。不過,推薦大家選擇歐洲游。
“拿法國游來說,原本報價在15000左右的線路,現在已經降到12500元,且發團日期都在圣誕節前夕,正好能夠趕上圣誕折扣。除卻法國,其余歐洲線路也有不同的折扣。”
上海白領 全球掃貨狙擊戰
對于那些手持“堅挺的人民幣”,熱衷時尚消費的上海白領來說,這次奢侈品的全線漲價并非一場噩夢。
奢侈品漲價,更加凸顯其保值的價值。“身邊的一些朋友已經紛紛入手名牌手袋作為投資用。在她們看來,比起深度套牢的股票,手上的包包更有保障。”上周剛從香港歸來的購物達人憶琳一邊秀自己在香港血拼的戰利品,一邊對記者說。
有憶琳這樣想法的年輕人并不在少數。黃秉鈞告訴記者,“人民幣升值,使市場顯現一種奇特的‘蝴蝶效應’。比起經濟危機前,奢侈品海外代購生意反而更好。許多買家入手經典款的LV,進行‘財富保值’。”
美國貝恩公司上月29日公布的調查報告顯示,面對全球金融危機,即使最富有的消費者也正在削減開支,但巴西、俄羅斯和中國、印度等新興市場的奢侈品消費卻在不斷增長。
奢侈品巨頭LVMH集團和PPR集團的財報顯示,中國五成的奢侈品消費能力流向境外。“前陣子由于澳幣貶值,在澳洲購買奢侈品比原來便宜20%-30%,比歐洲還要便宜5%-10%,雖然價格優勢隨著最近澳洲奢侈品市場價格全面上漲和貨幣匯率的回調,已經歸零。但在那個時期掃貨囤貨的白領們,可謂是大大地賺了一筆。現在漲價了,優惠少了些,但折算成人民幣后相比國內價格,仍是非常誘人。”
現在,上海的時尚達人們已開始為圣誕節打折季的到來磨刀霍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