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珠寶精品導購互動平臺 投稿
在全球消費信心趨冷的11月,各大奢侈品牌高調宣布集體漲價。然而,對于那些手持“堅挺的人民幣”,熱衷時尚消費的上海白領來說,這并非是一場噩夢……
經濟萎靡 奢侈品價格不降反升
盡管有“現在澳大利亞,原先一萬塊的LV才賣六千多”、“金融風暴來了,歐洲一線大牌都在打折”……的坊間傳言,一向孤傲的奢侈品們,在這場經濟危機蔓延全球的態勢下,依然獨善其身,非但沒有擠入各大潮流時尚品牌紛紛打折拋售的賤賣隊伍,反而在全球消費信心趨冷的11月,高調宣布集體漲價。
“是不是瘋了?經濟蕭條到要去教會領救濟金,奢侈品還‘厚顏無恥’地要漲價!”在美國境內,從11月1日起,CHANEL品牌旗下的產品漲價20%,消息一發布,就引來當地人的一片非議。
“漲價對于奢侈品來說,是一種顯示自己保值性的手法。CHANEL每年往往會有1-2次漲價。最少是5%,最多曾經到達12%,所以此次宣布20%的漲價幅度,確實比較高。”業內人士如是說。
而來自xiaobuyer.com專業代購網負責人黃秉鈞先生也證實了這樣的說法:“奢侈品市場是一個相對成熟的市場,金融風暴并未對奢侈品行業產生影響。在法國,GUCCI、CHANEL都已經開始漲價,PRADA部分熱銷產品也有不同幅度小漲。在澳洲,LV同樣加入漲價大軍,很多門店仍然出現因為購買的人太多導致的常規商品持續缺貨的狀態。”
“即使是二手的LV經典款,每年也在翻倍地漲。”上海恒隆廣場LV專賣店店員告訴記者,“目前上海方面還沒得到漲價的消息,我們在等待公司總部通知。”
除了市場規律和行業特性,漲價與消費者的熱情也不無關系。“經濟壞了,要穿得更體面!”這樣的口號,已儼然成為新經濟背景下白領們的時尚消費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