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拍國際2008秋季珍品拍賣會將于12月中旬在北京亞洲大酒店三層亞洲會堂隆重舉行。這次拍賣會,我們將繼續發揚高古領域的傳統優勢,同時在形式與內容上不拘一格,既推出拍品進行預展和拍賣,又推出精美的高古重器及地層瓷片進行展示。無論是拍是展,我們都以精心準備的珍品為核心,定會帶給您耳目一新的感覺!
2008年的經濟大氣候給拍賣行業帶來了一定的消極影響,業界久聚的不良因素也開始發作推波助瀾,使得一些客戶駐足不前甚至退市,但我們認為這對于整個拍賣行業而言又是回歸理性的重大轉折之機。這有利于完善拍賣公司的自律機制,防止偽劣拍品的入市,淘汰不誠信的經營者,使競買人更放心、更坦然、更專業地在拍場競購,這也是未來拍賣市場的應有之義。
中拍國際自成立以來,從不以惡意手段來發展自己,而是堅持樹立誠信品牌,堅持走自己的特色路線!此次拍賣會我們將繼續發揮自己在高古領域的傳統優勢,共推出40余件高古瓷。時代跨越唐至宋元,涉及越窯、定窯、鈞窯、龍泉窯、磁州窯、建窯等經典老窯瓷,中拍公司將在本次拍賣會上著重推出古代耀州窯瓷系列拍品,本次拍場將推出自唐至金四個典型時期的黑釉、青釉、月白釉耀州瓷共14件。這也與我們春拍所推出的五代耀州窯瓷片展一脈相承,為的是讓大家更全面、更進一步地了解耀州窯、關注耀州窯,還原其本身應有的藝術價值及地位。
高古瓷中其中一件金代耀州窯月白釉鳥食罐高3.3cm,口徑4.6cm,足徑3.1cm。斂口,鼓腹,腹一側有雙系,圈足,足圈內泛黃,通體施月白釉,釉色純凈潤澤,釉質肥厚凝重,達到如冰類玉的效果。鳥食罐以明清景德鎮窯燒制為盛,宋金時期的遺物極為少見。月白釉燒成非常不易,此鳥食罐做工精細,器形優雅,應為宋金官宦望族定制專用,目前所見為孤品,故此當為耀州月白瓷中珍品。高古瓷中還有一件北宋時期的臨汝窯刻劃牡丹紋大盤,口徑達到64.3cm。形體碩大,刻工精絕,敬請藏家關注。另有金代的曜變“火焰龍紋”小盤高2.2cm,口徑7.3cm ,足徑4cm。曜變釉瓷器在日本稱為“曜變天目”, 并被列為國寶級文物。所謂天目,是比喻曜變釉面上的斑點,猶如夜空中閃耀的繁星,給人以神奇之感。在世界陶瓷史上,這種曜變天目也被奉為至高無上的珍品。該盤為宋金時期北方窯口生產,敞口,弧腹,小圈足。通體施紅色矅變釉,外壁施釉不及底,其色獨特,俗稱“火焰紅”。其曜變如太陽光耀,十分炫目。盤心一側曜變成金色騰空巨龍作噴火狀更是絕無僅有,龍角惟妙惟肖,龍眼活靈活現,再加上龍身前噴出的一團散狀火球,自然天成,十分難得,使原本單調的釉面花紋變得生機盎然,可謂天工之作,目前為所見孤品。此外一件五代越窯秘色六瓣執壺同樣值得關注,幾可與一九八一年北京西郊邃韓佚墓出土、現藏于首都博物館的“五代越窯青釉刻劃宴樂人物執壺”相媲美。在高古瓷之外,我們還推出了明代、清代、民國瓷50余件,同時,我們在預展時還將推出藏家提供的北宋官窯、汝窯精品進行展示交流,屆時還將繼續輔以遺址、窯址瓷片展示,以使廣大收藏愛好者能通過地層瓷片探究古代瓷器藝術品的一些基本特征。當然,我們也有澄清當前業界在鑒賞方面的混亂現象之意,我們的力量雖然單薄,但義之所在,此舉自不容辭。
作為此次拍賣會的一大亮點,我們還將推出古代金銀器系列拍品。金銀器在古代歷史文物中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是中國傳統文化藝術的重要載體。在古代歷史長河中,金銀器一直為皇家、貴族、達官貴人所尊崇、喜用之器具,歷來即居大雅之堂,至今也未走下圣壇。因金銀本身的稀缺性及其凝結著的無數能工巧匠繁復、精絕的加工工藝而使其深受其所產生時代以及后代人們的追捧,當之無愧地成為其賴以產生的歷史時代最杰出工藝的載體。在戰爭等諸多因素的影響下,流傳至今的古代金銀器十分稀少,所以能流傳至今為人所賞的金銀器便惜之又惜,珍之又珍。目前在古玩市場上所見的金銀器,基本上都是以小型金銀飾物為主,大型器皿很少。古代金銀器價格自去年悄然走高,并且升值幅度很大。今年4月29日中國嘉德2008春拍中,一件明代嘉靖戶部造五十兩重金錠,以280萬元的價格成交,刷新了中國金銀錠拍賣價格的世界紀錄。蘇富比08春季拍賣金器專場中,除了明宣德金胎鏨“趕珠云龍”紋嵌寶石三足蓋爐以1.16億港幣成交之外,另有4件金銀器拍品的成交價格均在400萬港幣之上。當然國際市場上黃金價格的不斷攀升,也是金器價格升高的重要因素。關于古瓷的專著、圖冊已可謂汗牛充棟,但關于中國古代金銀器的專著及圖典則非常稀少。在重大考古發現中也只有陜西西安何家村、法門寺唐代金銀器窖藏及四川彭州宋代金銀器窯址能較集中地體現中國古代金銀器的風貌。流傳于民間的高古類金銀器,尤其是大件器物則更為稀少。雖然現在市場上充斥著許多金銀器仿制品,且不論仿品難以真金白銀來制作,僅從工藝、審美上,仿品都遠不及古代金銀器制品所能達到的出神入化的工藝境地。
本次中拍國際推出金銀器精品十余件,北周的西番蓮紋龍柄銀鎏金胡瓶、唐代銀鎏金鏨刻鳳紋象耳四羊首尊(觶)、遼代“統和二年四月二十六日”款的八棱摩羯瑞獸花草紋金硯以及銀鎏金鳳紋捍腰等等,件件珍品工藝精湛、匠心獨運,無不讓人拍手稱絕。這些金銀器珍品中有的甚至可以與首都博物館推出的“中國記憶•五千年文明瑰寶展”中的精品相媲美。此次拍賣,我們不但是為藏家提供一個搜羅精品的機會,更是為大眾展現中華民族高古文明的獨特魅力及背后的歷史意義。
其中的遼代“統和二年四月二十六日”款的八棱摩羯瑞獸花草紋金硯,一面為鏨寶相花墨海,一面為箕形硯。硯內祥云之上鏨刻仰覆兩摩羯,硯周鏨飾菱花與奔鹿紋,間飾以珍珠地,硯身每面分別錘揲一只威猛的雄獅傲然而立于花草間。摩羯和獅子都是佛教故事中的瑞獸,寓意吉祥富貴,受其游牧傳統的影響,對于鹿紋的喜愛又反映出草原文化的特征。該硯三瑞齊集,民族風情濃厚,而硯形與宋代早期定窯同形瓷硯造型一致,箕形硯也是宋時流行款式。“統和”為遼圣宗耶律隆緒年號,此期改“遼”為“契丹”,統和二年恰為宋太宗趙光義太平興國九年(984年),該金硯紋飾、造型反映出濃厚的時代特征。硯臺本為文人磨墨的文房用具,而以金為硯顯然不是追求硯本身的使用價值,從其鏨刻錘揲精巧細致,紋飾繁復華麗的特征看,很可能作為觀賞品裝飾于皇家的殿堂,敬請金銀器收藏愛好者關注。除古代金銀器外,一件反映日本侵華時期日軍頭號戰犯東條英機在華活動情況的銀質煙盒也頗具歷史收藏價值。
玉器專場匯集了40余件精美玉器,古拙精奇,展現出中國玉文化的源頭活水。這次推出的重器有曾在08春拍中做過精品預展的古蜀三星堆文化玉虎。玉虎呈臥姿,直頸昂首,作虎嘯狀。其在造型風格上別具一格,展現出與眾不同的鮮明特色。古蜀族巧匠運用嫻熟的圓雕技藝,琢出此玉虎,虎首的雕琢尤為傳神,玉工精準地雕琢出了虎的眼、耳、須及額頭,將獸中之王的威猛之勢表現的淋漓盡致;虎口制作采用管鉆鉆孔修整成型,其口部包漿熟舊,虎首、虎口工藝集中體現了商代玉虎等獸型玉器加工中的口部制作工藝特征,證明當時古蜀文化與中原商文化有著密切的聯系。彰顯出老虎撲食前蓄勢集力的動感狀態。古蜀玉工在虎腹加飾三條減地陰刻線,使俯臥中的虎一下子富有了動感,把獸中之王在匍狀捕食前的神韻一下子突顯了出來。三道陰線工藝的采用反映出古蜀玉工深刻的觀察力及高超的造型表現力。整體望去,玉虎威猛而獰厲,自然而拙樸,在靜態之中蘊藏著動勢,生機勃勃,充滿力量,是中國商周時期玉雕件中不可多得的圓雕藝術精品。另有一件商代白玉出戟龍紋刀,羊脂白玉質,因年代久遠,局部玉質已有少許鈣化,局部綹線處有褐色沁斑,微透。器身窄長,短柄,刃由兩面磨成,背脊上雕鋸齒狀薄棱,刀身靠背處兩面均雕精細的龍紋,龍首朝向柄端,張口,上唇略翹,目字形眼,細長眉,鈍角向后,長身尖尾,直通刀尖。身、尾飾菱形紋兼小三角形紋。造型與紋飾均極典雅,很有特色,相當精美。此件與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藏龍紋大玉刀特征一致,是一件難得的商代禮玉。
還有一件長達88cm的古蜀三星堆文化大玉璋,這件玉璋的玉質呈墨色,器表有黃、褐色塊狀及灰白條狀沁斑,這件玉璋“V”字形刃部的制作最為精細,在兩面的“V”字形中部都磨出淺槽,邊緣起脊,外刃緣修薄,器身中部微凸。闌飾較為復雜,分主闌、附闌和闌間飾,整體造型橫視為一立體闊嘴狀臥獸形,較為抽象化。整器打磨光滑,制作相當規范,“V”字形玉璋在全國其他地方極少見到,而在金沙遺址和三星堆遺址有大量出土,具有鮮明的地域特色。更難得的是其尺寸之大,工藝之精超乎想象。長達88cm,其原石至少將近一米才能夠制作如此巨大玉璋,且玉料切割極薄,技藝高超。璋屬于禮器,最早見于龍山文化中。此件器物應為祭祀之用,當與某些宗教禮神活動有關。其形制也頗近似于中原所出的同類器物,表明了蜀文化與商文化的互相接近和交往。中華世紀壇中國民間古玉展會上,此件大玉璋參展并得到廣大玉器愛好者的追捧。此外,古蜀三星堆文化鳳鳥紋玉璋、西周白玉龍紋瑗、宋白玉鳳形佩、白玉雙鶴銜芝佩、遼代水晶十方佛經塔等件件精絕,古玉精華盡現此次拍場。
除了高古玉外,我們還推出一部分設計獨特的翡翠飾品,高貴典雅盡顯貴族風范;千姿百態、色彩斑斕的和田籽玉同樣作為一場別樣盛宴以饗賞玉人。
雜項專場中薈萃了部分精美的唐卡、漆器、竹木牙雕、鼻煙壺等珍品幾十余件,相信能滿足各類藏家的需求。特別是清道光年款的黑漆地戧金祝壽詩意及款彩郭子儀人物圖屏風(305*576*2.1cm) ,該屏風由文字與圖案組合而成,主題圖案為郭子儀祝壽故事圖,周邊彩繪眾多神仙祝壽圖意,場面十分熱鬧,恰如其分地表現了賀壽的吉祥祝福之意。其細部人物、馬匹刻畫生動有力,山石樓臺色彩鮮艷分明,極具觀賞性。該器中間部分為規整的文字,字跡流暢有力,其字體戧金,顏色保存完好,字跡清晰可見。由其后署名可知,此屏風乃族中多為官宦的一大家族所擁有,字體內容總體表現出福壽康明,歌功頌德的祝福之意,十分珍貴,證實了該屏風的歷史文化價值。該器圖案與文字的組合極具特色,十分自然,絲毫無雜亂生硬之感。總體來看,保存如此完好的作品比較少見,為清代晚期極具代表性的作品。佛像專場中造型神態各異的六十余尊佛像,敬請藏家關注。
書畫專場薈萃了中國古代、近現代和當代書畫二百余件精品力作。古代繪畫如蔣廷錫的《官上加官圖》,是一幅沒骨法與勾勒法并用的作品。畫中公雞與雞冠花花朵,都用墨線勾勒,略施淡彩,洗盡鉛華、不著妖媚。畫法有意取元朝畫家陳琳、王淵遺意之法。題材高雅、寓意祥瑞、幅面大并且風格富麗堂皇;若從風格來論,很少為文人畫家涉足,亦是宮廷畫家常作題材,這是蔣廷錫為人所熟悉的面貌。據蔣廷錫的傳世作品來看,他雖然深受惲壽平影響,并從游于惲壽平的弟子棲霞道人馬元馭,但繪畫并不僅僅用沒骨法,也常常勾勒敷彩;畫面不僅僅是花紅羽翠,也常常用墨筆。這使他的畫時而以富貴莊重沖淡了幾分惲氏的嬌媚,時而又像明朝的寫意花鳥,勾花點葉,飄逸風流。此幅作品體現了其學古遺風和自己的典型風格。
近現代書畫多以民國的京津、海上畫家為主,如吳湖帆的《翠峰蘭若圖》,參以古法,米家山水風貌尤可見,畫面中可見其摹古功力極強,傳統功力令人感嘆;劉旦宅的《笙簫引鳳圖》,題材寓意吉祥,全圖設色艷麗,線條飄逸灑脫,和我們所熟悉的劉的眾多繪畫作品相比,此《笙簫引鳳圖》,應該為其飄逸灑脫之作,很是難得!當代書畫也著重推出一批有實力的當代中青年畫家畫作。劉大為、馮遠、周彥生、陳平、田黎明、王明明、龍瑞、姚明京等人的力作將均現拍場,而且很多都是大尺幅精品之作,如龍瑞、周彥生的畫作都是大尺幅的精品,很多得自畫家本人。作品多曾出版過或附有現場創作過程的光盤。盡管徐悲鴻、張大千、齊白石、李可染等大家的畫作是書畫拍場的常青樹,但藝術畢竟是要滿足不同層次的收藏、鑒賞需求的,在一線名家之外藝術仍然存在。
在展覽方面,我們將繼上次拍賣會推出五代耀州窯瓷片展后,再設專區做瓷片展,展出汝、官、定、鈞、龍泉、磁州、耀州窯等著名老窯瓷片及北京地區出土的明、清瓷片,以使廣大瓷器收藏愛好者更直接、更全面地了解中國古瓷的面貌及基本特征。
總之,此次中拍國際秋季珍品拍賣會佳器云集,珍品薈萃,將為廣大藏家獻上一席饕餮大餐,盛宴在即,讓我們一起拭目以待。中拍國際正藉以一如既往的誠信品質走向成熟:穩健的質量、優質的服務。堅信在市場大潮的洗禮下,我們會是市場歷練出的真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