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珠寶精品導購互動平臺 投稿
岳敏君等中國藝術家的“Art For The Masses”玩偶
有了商業化的加盟才是藝術玩具產業化的保證,但任何一種商業都是會令人反感的行為。過度的商業化開發,可能會帶來諸如設計感較弱、產量過多、新鮮感流失等問題。這就需要兩方面的平衡,一方面是玩具開發者的度,不要因為過度濫市而毀掉這個行業。而收藏者也要平衡自己的心態,明白自己到底需要什么,不要對每只平臺玩具都視為藝術的象征。那些擺明車馬與商業品牌合作的平臺玩具,其實已經脫離了藝術的范疇。
對于玩具廠牌來說,這也是一個不得已之舉,因為單純靠藝術玩具,他們其實很難生存下去,尤其最近次貸兇猛。以稀缺即奢侈的方式能保證藝術玩具的保值功能。但對玩具廠牌來說,這是一個很殘酷的現實,一款玩具從設計師設計到開模,到玩具廠制作,其中的成本是非常高的,玩具的全球巡展,邀請玩具設計師作簽售也是它的附加成本。幾百只玩具的開發,其實利潤空間很小。因此,無論是Medicom Toy,還是Toy2r,或者是Kidrobot、adFunture,他們都會在玩具或玩具延伸產品的商業開發上做足功課。
藝術搭臺,商業唱戲,始終這才是藝術玩具能夠長遠發展下去的根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