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mani的相關報告顯示,其在中國內地超過50家的門店中,約10家是去年開業的。另一大奢侈品牌Louis Vuitton也于今年1月至2月之間在中國連開兩店。奢侈品牌三巨頭之一的Gucci,也于近日在北京開出新店。無獨有偶,世界奢侈品協會的報告顯示,截至今年1月,中國奢侈品消費總額達86億美元,成為世界第二大奢侈品消費國。目前是奢侈品牌在中國謀求更大發展的黃金時期。
奢侈品牌進入開店“井噴期”
雖然金融危機波及全球,但并沒有降低奢侈品牌在中國的開店熱情。據了解,著名奢侈品牌Armani在中國約有20%的門店是在近期開業的,同為奢侈品牌龍頭的Louis Vuitton也于今年1月和2月在山西太原和天津連開兩店,而Gucci在北京金寶匯購物中心的專賣店也在今年1月23日正式開業。
另據了解,武漢國際廣場已與42家奢侈品牌及國際知名品牌簽約,將在年內入駐的有Gucci、Hermes、Cartier等多家頂級品牌。
世界奢侈品協會的報告顯示,截至今年1月底,世界奢侈品消費前三名的國家分別為日本、中國和美國。其中,我國奢侈品消費以總額86億美元、全球占有率25%,首次超過美國,穩居亞軍寶座。
“中國將會是全球金融危機下各國奢侈品牌的重要陣地,本次報告的發布,對世界各國奢侈品牌在中國市場的機會與發展,將起到重要的市場戰略意義。”世界奢侈品協會中國代表處首席發言人歐陽坤先生分析說。
除了上述奢侈品牌,歐洲最大的服飾零售商Hennes & Mauritz(H&M),也將在今年大力拓展中國市場。H&M準備在北京、上海和香港增設5家專賣店,北京將是其今年拓展計劃的重點。其首家落戶北京的旗艦店計劃于4月23日,在改造后的前門大街正式開張營業。相關人士透露,H&M的第二家專賣店將在北京西單大悅城開張。另外,著名品牌Guess近期的相關資料也顯示了其植根中國發展的“決心”。
危機催化奢侈品市場發展
截至今年1月,中國已經超過美國,僅次于日本,成為全球奢侈品消費的第二大市場。與此相對應的是,除日本外的亞洲其他地區,占世界最大的奢侈品集團LVHM(LouisVuittonHennessyMoet)銷售總收入的比例,已由15%上升至20%。無疑,中國是這些數據增加的支柱。中國已經成為奢侈品牌布局新興市場的首選。
北京昭邑零商管理咨詢有限公司首席咨詢師劉暉針對奢侈品牌近期在中國的開店潮分析認為:“金融危機席卷美國等經濟發達地區,使全球眾多奢侈品牌失去了很多客戶。這些奢侈品牌為維持自己的生存,不得不開辟新的市場。即使沒有金融危機,奢侈品牌也會拓展中國等新興市場,但不是現在。金融危機加速了奢侈品牌開辟新陣地的腳步。”
除了金融危機爆發的原因,中國人消費能力不斷“躥升”,也讓這些國際知名品牌側目。它們開始關注中國市場這塊 “大蛋糕”絕非偶然。中國品牌戰略協會的研究報告顯示,目前,中國有能力購買國際名牌的消費人群已經達到總人口的13%,并保持不斷增長。到2010年,中國奢侈品消費人群將達到2.5億人,增幅居全球第一。
歐陽坤還認為,2010年,中國奢侈品消費總額將達到2000億元人民幣。到2015年,中國奢侈品消費將占全球市場份額的32%。Bain&Company的報告也預計,未來5年,中國奢侈品市場能達到20%-35%的年增長幅度。
奢侈品市場秩序日趨規范
奢侈品牌在中國掀起的開店潮,對規范中國奢侈品市場的正常運營,有百利而無一害。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業內人士表示,奢侈品牌在中國開設的門店越多,其內部的競爭就越激烈,對中國消費者的益處就越大。這會讓中國購買奢侈品的人群,用更便宜的價格購買更好的商品。
就在幾年前,中國奢侈品市場的運營機制遠沒有現在健全,一些不法商人利用市場信息閉塞,將假貨摻入真貨中銷售,使消費者在大型商場中購物都會買到假貨。顧名思義,奢侈品就是價格昂貴的代名詞。消費者花大價錢購買到假貨,極大地損害了他們的權益。隨著奢侈品牌大面積入駐中國,這些問題已經迎刃而解。
該業內人士還分析說:“按目前奢侈品牌在中國開店的情況看,一到兩年之后,整個中國奢侈品市場的脈絡將會清晰,而奢侈品市場的運營也會愈加規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