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說過"夜明珠"嗎?這個幾乎是只能聽說而很少有人真正見過的稀世奇寶如今被一位名叫莊志銘的人所收藏。
據了解,這位名叫莊志銘的人收藏了很多此類會發光的東西,而有一只“夜光杯”極為神奇,令人嘆為觀止。
據說這是他用開采的夜明珠螢石制成的。這只杯子通體藍色,與普通酒杯一般大小,倒滿酒也就2錢左右。當莊志銘拿出一瓶46度白酒和一聽啤酒,分別倒在一個普通杯子里和夜光杯里讓記者品嘗時,味道完全不一樣了:夜光杯中的白酒柔了很多,沒了辣味,而普通杯子的白酒依然辛辣無比;而倒入啤酒后,夜光杯的杯底不斷有小泡泡往上冒,小抿一口,啤酒的苦味沒有了。
對于夜光杯的神奇“解酒”效果,莊志銘曾請教了專家,但沒人能解釋清楚。莊志銘說,對他而言,有了這個杯子,他喝酒會舒服很多,酒量也大了一些。
就杯子的神奇“解酒”效果,曾經莊志銘和記者一起來到南大請教了地科系教授、南大珠寶檢驗站技術顧問陳武教授。
據教授認真仔細地研究過后,講了一句話:“是真的。”
當時拿著特制的顯微鏡,陳武在夜明珠上檢查了好幾遍,接著拿進實驗室進行了一番鑒定后,給出了答案。陳武介紹,礦物只在光照或受熱過程中能發光,這種光叫熒光;如果照射或受熱停止后,礦物依舊能發光,這種光被稱為磷光。“只有能發磷光的螢石才是真正的夜明珠。”陳武說,螢石發磷光的奧秘在于,這種螢石里面含有稀土元素,而且“恰到好處”才能稱為夜明珠。所以并非所有的螢石都可以稱為夜明珠,能稱為夜明珠的都是萬里挑一的。不過,市場上假夜明珠很多,一種是外面涂上熒光粉,另一種是用伽馬射線照射,收藏中要格外注意。
有了教授的這一席話及鑒定的結果,莊志銘心里格外高興,能夠擁有這么一個稀世珍寶可謂是人生的一大樂事。然而老莊的這些個“夜明珠”的由來還有一段小插曲呢,他曾為收藏夜明珠買斷礦山開采權。
那就是在1997年秋天,他的一位朋友告訴他,內蒙古一個螢石礦里挖出了會發光的石頭。莊志銘很好奇,當即坐車趕到內蒙古。
當時,這個礦已開采到距離地下150米,屬于即將報廢的礦。一次停電中,一位礦工無意間發現,石壁上有一塊石頭發出幽幽的亮光。因為好奇,礦工便敲下來一塊帶上地面。不料,晚上吃完飯關燈睡覺時,礦工發現,桌子上放的那塊石頭又發光了。
“印象中,能發光的東西肯定是寶貝。”莊志銘說,第二天,他就把礦石打磨成球形帶回南京,拿到了南大國家珠寶玉石質量檢測站檢測發現,這并非普通的螢石球,而是塊天然的發光螢石球,俗稱的“螢石夜明珠”。鑒定結論讓莊志銘激動不已,他當即決定,買斷礦山開采權。1998年開始,他開始了開采夜明珠的事業。
如今莊志銘的家中,貨架上已擺滿了各種玉器,這些大小不一的圓球有的呈墨綠色,有的呈藍色,有的則呈暗紅色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