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珠寶精品導購互動平臺 投稿
(上)百達翡麗3591,制造于上世紀七十年代,表帶上采用了兩種編織技法
(下)制造于上世紀六十年代早期的白金鑲鉆愛彼表款,表帶紋理細密
當戰爭的陰霾日趨消散,手表開始逐漸取代了懷表的歷史地位。各種以精鋼,黃金甚至鉑金等金屬材質制造的表帶大量涌現。在西方人的審美取向中,選用何種金屬材質制造表帶或者表殼并不是判定表款高下的唯一標準,一只手表的表帶、表殼中所采用的編制、雕刻等復雜工藝往往會為表款本身增添新的價值注腳。但貴金屬本身所具有的稀缺性因素,卻讓某些表款產生了與生俱來的高價值。如“金殼配金帶”就曾一度成為上世紀中前期乃至中期最具代表性的手表設計取向之一。許多鐘表制造者殫精竭慮地為表帶設計出迥然各異的編制技法,以提升產品價值,并展現精巧的制造工藝;而對于佩戴者而言,選擇這樣一只工藝精美的手表無疑也是社會地位、審美情趣以及消費能力的體現。如百達翡麗曾于上世紀七十年代制造過一只名為3591的手表,其不僅采用了當時流行的“金殼配金帶”這一設計元素,表帶上更同時采用了兩種編制技法,以體現精雕細琢的細節情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