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國內第一款投資銀條在國內多個城市上市受到追捧,西安也將于近日開始銷售。面對目前我市銀制品投資升溫的現象,專家提示,白銀價格波動大,投資須謹慎。
西安市民炒銀升溫
昨日,記者采訪獲悉,國內首款投資銀條是由人行總行定點、中國印鈔造幣總公司長城金銀精煉廠按照國際金銀市場慣例純銀99.9%鑄造,銀條共分為四種規(guī)格,分別是500克、1000克、2000克和5000克。這款投資銀條的售價為當日的基礎銀價另加工本每克0.5元,消費者一買一賣還要繳納每克0.65元的手續(xù)費。例如,一根500克的投資銀條總售價不到2000元,但買賣的交易費就達325元。7月底-8月初投資銀條陸續(xù)在北京、南京等10個城市面市,這款投資銀條近日也將在西安銷售。
在鐘樓我市的一家金店,工作人員介紹,目前這款投資銀條西安市面上還沒貨,要等幾天才會有,但是最近來咨詢和購買其他銀紀念幣的人很多,每天都能銷售幾公斤。“最近各類銀制品的銷量確實上漲了不少,來購買、詢問的市民比較廣泛,大家基本而言都是沖著保值投資的思路掏腰包的。”陜西首飾商會秘書長楊光明對記者描述了近期古城銀制品市場的升溫態(tài)勢。
炒銀能賺錢但風險大
采訪中,有消費者表示,最近國際銀價格一直隨黃金價持續(xù)攀高,但投資同樣重量的金條要比銀條貴出八九倍,購買投資銀條是一個生財妙招。
而專家卻告誡投資者要謹慎對待白銀投資。楊光明表示,最近炒銀熱是由于國際銀價的上漲,但白銀并非黃金那樣的硬通貨,長線投資價值并不高。“以前,購買白銀主要是給老人和孩子作為飾物的,用于投資的很少。國內首款投資銀條實際上也是銀紀念幣的變種,其銷售利潤要高于一般的銀紀念幣。”他認為,目前投資型銀條的進出手續(xù)費為0.65元/克,在原價中占據了17%的比例。這意味著,投資者購入銀條后,只有在銀價漲幅超過17%后方能獲利,這無疑也加大了白銀投資的運作風險。“相比較而言,黃金更適合投資,白銀則有更強的投機性,更適宜少部分可承受高風險的激進型投資者。”
經易期貨金銀分析師王榮華認為,白銀基本不具備抵抗風險的能力,白銀的價格波動遠比黃金更為劇烈。“白銀在漲的時候可能比黃金幅度大,但跌的時候也極有可能比黃金跌得更快,上半年就出現過價格三升四降。此外,成品和原材料的巨大價差,使得個人投資者購買實物銀條后難以輕松變現,這也使投資白銀須謹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