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于對通貨膨脹前景的擔憂,醫生斯蒂恩在一堆閃閃發光的一盎司重的金幣中找到了答案。事實上,金幣占了這位醫生所有財產的一大部分。
“2000年的歷史可以證明,在出現嚴重通貨膨脹時期,擁有黃金是最佳選擇。”這位在俄亥俄州哥倫布市的整形外科醫生說,“過去人們嘲笑我買黃金,現在他們再也不了。”
越來越多的投資者正在買入實貨黃金或純金,那就是如蘋果iPhone手機大小的純金金條或是美國金幣和南非金幣。個人對購買純金的需求在去年人們對金融系統世紀末般的恐慌中,幾乎翻了一倍,達到了862噸。
近來,這種因恐慌引起的需求讓位給了另一種擔憂心理,即股市會因為經濟衰退結束遙遙無期而受到影響,因此買黃金是對的。這種擔憂心理盡管不如恐慌那么劇烈,但仍然足夠強烈。同時,對于像斯蒂恩這樣的人,因為奧巴馬政府的大規模的刺激經濟的開支,他們對通脹越來越感到擔憂。
“當處于不確定的經濟環境下,人們就會購入黃金。”試金石大型成長型基金的基金經理普萊思說。該基金擁有幾百盎司的黃金。
當然,持有黃金也有其風險,比如安全性。還有,你還要承擔讓投資者失望的風險,就如過去曾發生過的,投資者被這種傳奇般的金屬發出的特殊光芒所吸引,但最后卻歸于失望。
盡管投資者對黃金的購買量已經從2008年的頂峰下降,但還是很高。今年第一季度的130噸的銷量比過去10年的平均季度銷量高出了50%。分析師們指出,今年剩下的日子里黃金的銷量依然會強勁。
當用于工業和珠寶業的黃金數量因金融危機而大幅下降時,投資者的強勁需求卻推高了金價。4月份,當通脹的預期重新抬頭的時候,金價躥升至900多美元一盎司,而在6月初則達到了983美元一盎司。此后金價又走低至909美元一盎司,出現這種情況是由于一些因素,如印度對黃金的進口關稅漲了一倍。但在過去10年的大部分時間內,金價從2002年起已經猛漲了3倍。而同一時期內,道瓊斯工業指數則平均下跌了10%。
作為美國聯邦鑄幣機構的美國鑄幣局不得不提高金幣產量。截至今年6月底的銷售量略低于79.4萬枚,這已經達到了2008全年所銷售的美國金幣的總量。幾個月前,因為訂貨量激增,鑄幣局不得不凍結了幾個黃金品種的銷售。
所有這些都在新開采的黃金供應量萎縮之時發生。新探明的黃金礦藏儲量正在下降,不計其數的經營現金換黃金業務的公司正如雨后春筍般地出現以滿足需求。一些公司采用了家庭聚會的模式,也就是說,人們在家里聚會,把首飾和其他可以熔化的黃金物品賣給黃金商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