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集四大寶石手鏈與和田白玉鳳紋手鐲,上周末一同亮相鑒寶現(xiàn)場,將首飾的張揚(yáng)與含蓄之美的兩個極端都展現(xiàn)了出來。然而溫潤如玉與烈火如歌孰優(yōu)孰劣卻不好評說,“蘿卜白菜各有所愛”,適合自己心境的就是最好的。
鳳紋白玉鐲
與滿大街的翡翠鐲熱賣的“流行”相比,和田白玉制成的鐲子較為少見。而藏友趙先生卻是和田白玉鐲的“粉絲”,上周一下子帶來自己收藏的3只和田白玉鐲。在商報(bào)鑒寶專家點(diǎn)評前,他還向一起參加鑒寶活動的藏友賣了個“關(guān)子”,讓大家先憑借自己的印象,猜猜哪只鐲子最好。
三只鐲子中,兩只是扁條素面,玉色潔白光亮。另外一只表面浮雕一對飛翔的鳳凰,鳳凰的形象很傳統(tǒng),雕工嫻熟細(xì)膩,連接巧妙,兩只鳳凰頭相對的地方,有一朵如意云。如意云借著和田白玉籽料橙色的皮色,為素白的玉鐲子平添了幾分俏麗。
雖然有鳳紋白玉鐲在白度上略微輸給另外兩只鐲子,但那一朵如意云紋上鮮亮的皮色,在流行玩“玉皮”的年代,很容易讓藏友們毫不猶豫地將自己的票投給了它。
專家點(diǎn)評:
高德亮(河南商報(bào)鑒寶專家、高級經(jīng)濟(jì)師、珠寶首飾藝術(shù)品評估師、珠寶首飾司法鑒定人)
與翡翠鐲子蒼翠欲滴、玲瓏剔透,很容易博得人們的好感相比,溫潤含蓄、秀色內(nèi)斂的和田白玉,更符合中國文人和上流社會中君子溫文爾雅,恬淡清馨的追求。因此,如果說翡翠是清代絢麗的粉彩瓷器的話,那和田白玉更像是宋代的青瓷。前者很容易讓普通人都一見鐘情,而欣賞后者的美卻需要“培養(yǎng)”。
趙先生帶來這3只白玉鐲子,按照國家標(biāo)準(zhǔn)都可以稱之為和田白玉。但兩只素面的白玉鐲子一只俗稱“山料”,一只俗稱“俄料”,只有這只鳳紋鐲,才是大家常常說的和田籽料。自然它價格也最高,而上面的紋飾,自然也為鐲子增色不少。
僅僅從白度上說,這只鳳紋鐲還要輸給另外兩只白玉鐲,還達(dá)不到羊脂白玉的標(biāo)準(zhǔn)。但和田籽料的滋潤油潤,卻是其他品種的玉料無法媲美的。《說文》中曾提到“玉有五德”,就是依照和田白玉量身定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