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珠寶精品導購互動平臺 投稿
存世罕見的“三元幣”,現身價不菲。收藏人民幣,讓“錢生錢”是條不錯的投資途徑。(資料圖片)
什么東西失去使用價值后卻反而升值?
答案是:錢幣。
人民幣退出流通領域,由中國人民銀行回收統一銷毀,只有少數散落民間或者由一些特許商家作為藏品銷售,這些散落的人民幣就成為集藏愛好者競相追捧的對象,其價格也一漲再漲。
“紙幣不像貴金屬紀念幣,它是不可再生的,貴金屬紀念幣可以熔了重制,紙幣毀壞了就再也沒有了,人民銀行也不可能再次發行。它是稀缺物品,越到后面越值錢。”長沙市藏金閣藏品有限公司總經理葉劍峰這樣解釋退出流通紙幣升值的原因。
趕緊翻翻你們家的老箱底,看看是不是有以前發行的人民幣遺忘在哪個角落了,也許就值個萬兒八千的。
放大鏡人民幣中的鉆石級藏品
從1948年12月1日至今,中國人民銀行陸續發行了五套人民幣。第一、二、三套已經退出了流通領域,其投資收藏價值正不斷攀升。據錢幣公司的負責人介紹,第一套中的“蒙古包”、第二套的“蘇三券”、第三套“背綠券”都是其中的鉆石級藏品,當然價格也是最高的。
“蒙古包”面額五千元,只在內蒙古地區發行,極為珍稀,目前上品市場參考價為38-50萬元。
“蘇三券”是由前蘇聯代印的三元、五元、十元券合稱,均為珍稀券種,其中以十元券最甚,其四周尤其是正面左側有較寬的白邊,業界俗稱“大白邊”。上品“大白邊”市場參考價在11萬至16萬之間。
“背綠券”是1966年發行的1962年版1角券,因其背面菊花兩邊為墨綠色得名。分空心五角星水印和無水印兩種,空星水印上品市場參考價在12500-17500元之間,無水印上品800-1200元。
據記者從錢幣公司了解,第一套人民幣大全套價格已升至600萬元,第二套人民幣目前價格是18萬元左右,第三套人民幣的價格也在2萬元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