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朋友從臺灣給我帶回一串標價高昂的珊瑚項鏈,我就對珊瑚產生了濃厚的興趣。搜索了不少介紹,自覺還是皮毛,只知道顏色的深淺、品相以及塊頭大小都決定著珊瑚的優劣檔次。來到市場,終于在一個專賣珊瑚的攤兒上,找到點感覺。
我虛心地問了賣家幾個問題,見賣家愿意跟我搭腔了,趕緊掏出隨身帶著號稱“辣椒紅”的那串小珊瑚珠子項鏈,求個不花錢的鑒定。人家只看了一眼,立馬斷定為現在時髦的臺灣阿卡珊瑚。我不解地問:“臺灣的?阿卡又是什么意思啊?”那老兄呵呵一笑:“現在的珊瑚不管在哪兒開采,基本都在臺灣加工,人們都知道臺灣的珊瑚出名,仿珊瑚就開始多了。臺灣的阿卡珊瑚就是人工注膠合成的意思。”老兄指給我看,珊瑚畢竟是天然之物,生長在深海里,所以身上布滿如指紋一樣的生長紋,還有蟲蛀過的小孔或者黑點。我低頭研究這老兄的珊瑚,果然顆顆都有生長紋,還有很多蟲咬痕跡,光澤也比我這條項鏈暗一些。對比之下不得不承認,我這是地道的塑料制品。
我打算買一個真正的珊瑚標本,回去參照這標本繼續學習珊瑚。這老兄的珊瑚雖然看上去都是真品,但是色澤大部分都是粉色和肉色的,我不喜歡。老兄笑笑說:“珊瑚一個成色有一種玩法,很多人還就喜歡孩兒面的淡粉色。”說著,他從身后盒子里掏出一枚辣椒紅的戒指說:“這顆現在至少賣兩萬!不是錢的事兒,這樣的極品根本就找不著,有錢沒地方買去。”
我仔細觀察這顆珊瑚,確實紅得嬌艷,潤得可人,鑲嵌的造型是上世紀七八十年代的風格,正符合賣家口中的“老首飾公司存貨”的描述。賣家也僅此一件,死活不肯讓價,說最多搭我一個小件。我一看這搭的東西,竟然是一個小拇指大小的“孩兒面”珊瑚壽星。老壽星手捧兩顆壽桃,額頭高突,胡須冉冉,栩栩如生。現在能雕這樣工藝的師傅恐怕要叫“大師”了。賣家似乎沒有把這件寶貝當回事,于是我以合理的價格買下這個壽星老頭。
雖然我沒有得到珊瑚中的極品——辣椒紅,但人們常說,收藏切忌買高,不能什么東西正在大漲時就盲目跟風。有了一個真正的珊瑚標本,同時還是一個有年份的老物件,更重要的是學到不少知識,是不是辣椒紅就不重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