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頭會唱歌,天然繪美意。”這是如今石頭產業的“暗語”。2010中國(昆明)東盟石文化石產業博覽會暨珠寶文化節(以下簡稱昆明石博會)即將于7月10日至18日在昆明國際會展中心開展,而云南打造的這一石會展產業,時下已成為東盟、南亞地區,乃至亞洲地區的最大規模石展。
全球視野造就了“全國第一”
因為石美,蘊含無限的遐想,使得石頭拉動了地方經濟的發展。云南,就是在石資源發達的源頭上唱歌的省,這里云集了大自然的慷慨之作,并由云南人鋪墊起了一條“放眼全球”大型石展之路,且一走就4個年頭,成功運作并打造了“昆明石博會”會展品牌。
會展業通常被認為是高收入、高贏利的行業。云南會展專家、云南省觀賞石協會會長葛寶榮說,“西方有一種說法,在一個城市舉辦一個大型國際展覽會,就好比一架飛機在該城市上空撒錢。據專家測算,目前國際上會展業產業帶動系數大約是1∶9,即展覽場的收入如果是1,那么帶動商旅餐飲、交通運輸等相關行業的社會收入為9。據估計,目前各類會展業平均利潤率超過25%。”
從1894年的德國萊比錫樣品博覽會到今天的國際性貿易展覽活動,現代會展業已走過了100多年歷程。會展業作為政府拉動區域性經濟發展的朝陽產業,正日漸成為全球信息交流、貿易往來、技術進步和商務旅游的重要載體。我國會展業近年來出現了迅猛發展的勢頭,已經涌現出一批在國際上有一定影響力的名牌展會,會展經濟以20%的速度持續發展,已經連續舉辦4屆的昆明東盟石博會,在規模、檔次、成交額等各方面逐年都在躍上新臺階,昆明石博會時下在泛亞地區知名度很高,不僅吸引了來自東南亞、南亞、東北亞等地區的客人參展,而且吸引了部分歐洲客人。
云南石展“全國第一”不是空話,業內認為,昆明的會展條件非常好:自然條件很好,日趨完善的旅游交通網絡和通訊設施,完善的會展設施,以及有一批經驗豐富的辦展辦會的隊伍。這些,使得云南會展業在擁有了“昆交會”品牌之后,又收獲了昆明石博會品牌。
如今,總展出面積超過3萬平米,展館達6個(已達到昆交會展館數),在業內已經樹立起自己的品牌,成為西南地區的全國性品牌展會,更是在國內國際擁有品牌影響力最大的石界盛會,成為全國同類石博會中的辦展榜樣與模式。
奇石資源造就云南石博品牌
在西方賞石界和收藏界,色彩繽紛、科學意義突出的礦物晶體更受青睞。而云南,搭建起了這樣的橋梁,將中國國內的精致、稀缺的石種,與東南亞、南亞國家的個性石種,來了一次精密結合,打造了一個集體展示平臺——昆明石博會就應運而生,且一年比一年規模大,用“東盟石展”打開了一扇與國際賞石界溝通、了解的窗口。
云南省在此機遇下,致力于打造石頭產業,使之成為有一個文化產業的增長點。由此,在本屆展覽會上,將有新的風向標:立志于每屆展銷會,至少推出一個新的石種,使新石種在短期內被認識,并成為新的收藏熱點。它將代表石界的最新發展方向。
云南多姿多彩的奇石資源,也是云南成功舉辦石展的成因之一。云南地處橫斷山區特殊地質構造的天然優勢,大理石、圖紋石、造型石、鐵膽石、太湖石、黃蠟石、園林石、洞穴石、化石等,都是應大自然而生的天然石。這些觀賞石石質優異、造型獨特,色彩豐富,蘊藏量巨大,特別是金沙江流域和瀾滄江流域,是我國公認的著名水石資源大基地。
建材石,以大理石、花崗巖、砂巖礦儲量居全國前三位。全省可開采的石材品種達200種以上,以大理金花、麗石砂巖、保山米黃、文山孔雀綠、福貢漢白玉、河口雪花白等世界名品為代表的優質品種74個,儲量最少的也達20億噸以上。
對珠寶玉石而言,已開采的海藍寶石、碧璽、紅寶石、祖母綠、水晶、瑪瑙等40余種寶玉石品種在全國都享有盛譽。保山、德宏一帶開發的黃龍玉,元江的紅寶石原料已蜚聲泰國等,“滇金”被公認為是全世界色澤最正、質量最好的黃金之一,而云南與世界著名的珠寶玉石產地緬甸相連,且作為翡翠資源開發,云南省做到了“玉出云南”的典范而讓國人知曉。
作為東道主,云南已經敞開了“石頭胸襟”,開放地容納國內國際的奇石、珠寶進入云南,一起閃亮云南的石博天空,一起炫動石頭的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