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觀點:原創設計不需要倡導,是一個設計師應該具備的素質,也是一個健康的設計品牌應該秉承的宗旨。目前中國大部分市場不需要原創,所以設計師根本無法堅持原創。
設計師 許二建先生
現代化的首飾行業在中國起步較晚,故組織架構不及服裝行業那么成熟,不及數碼電子行業那么老練。不及盜版行業那么猖狂。但發展的很是迅速,就如那句詩形容的一樣“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焓潜厝坏,據調查,現在中國是世界上生活節奏最快的國家之一,而深圳又是中國最快的城市之一,其實這種快是“亞健康”的。且有關調查顯示這種“亞健康”還大有加劇之勢。不知道是不是因為中國封建社會的節奏曾經太慢的緣故。
正因為太快,使得中國人很少有時間坐下來審視自己;大到一個城市,小到一個企業,微到一個人皆如此。就如吃飯不咀嚼,必然消化不良。
珠寶行業在之前的十多年里得益于新興和無競爭的市場大環境,產品供不應求,行業出現井噴之勢。珠寶加工廠因此鱗次櫛比,接踵而生。期間但凡有點膽識和鈔票的自然人皆可成為成功的“珠寶商”和“企業家”,這種靠非正面競爭樹立起來的珠寶品牌被養得膘肥體胖,表面冠冕堂皇,內部架構混亂不堪,原始的運作模式曾經一度被推崇為最最受用之方法,如今成了制約企業發展的毒瘤,靠一兩本行業雜志打遍天下的伎倆也以無計可施,于是有了最初的珠寶設計概念,于是業內紛紛效仿為之。始作俑者怎么也沒想到,他因此為中國的珠寶教育事業作了貢獻。到如今,大部分學校都有珠寶專業,而部分的珠寶教師其人都還沒搞懂首飾設計是怎么回事,就敢給學生開方子,培養了多少“實驗品”出來,實驗證明學院那一套行頭在社會上不一定行不通。滿以為搞設計就是搞藝術的觀念,讓“實驗品”四處碰壁,只得打哪來回哪去或再花錢買教訓。
幸存下來了,渾渾噩噩的干了幾年,才忽然發現口袋依然干癟,每月除去房租嚼口外已經所剩無幾,真想不通一個設計師每天計算“柴米油鹽”怎么能做好設計。談設計的時候真不想聽到某個設計師說“我,餓……”。根源不是設計師不行,而是他們考慮的根本不是設計的問題。
中國珠寶發展的太快,設計師應該坐下來好好審視一下自己,查漏補缺,先提升你自己,你才有資格提升品牌;占著窩不下蛋的,麻煩挪個地,給有能力的上;企業領導也應該好好審視一下自己的企業到底應該走什么樣的路,拉你去跟國際大牌比比,你能有多少本錢?價格戰是低智商的行為,窩里斗最終損的是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