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元素綻放世界珠寶設計之巔,今日重點介紹臺灣知名設計師王月的對中國元素特殊情結和推廣中國文化的無限熱誠。
王月要投身珠寶首飾設計十余年,以承襲傳統創意求新,卻不墨守成規為理念,對玉石及中國結藝術的創作不拘泥形式,在傳統與現代之間,賦予珠寶首飾美麗的生命。她的作品可謂創意無限、韻味十足,既有現代流行感,又有濃濃的中國風。主要作品收錄在 《璟璘璀璨 王月要珠寶結藝設計作品集》中。
中國結與鑲嵌相結合
中西合璧式風格是王月要創作的最大的特點。她的創作走的是多元化的路線,其中最具特色的就是很多作品都能體現”中國風”的風格,就是將中國結藝術與鑲嵌技法相結合,運用智慧與巧思,突破傳統結法的形式,融入具有當代風格的元素,大大提升中國結的藝術地位。她的設計體現了多元功能的佩戴形式,一件飾品既可以當吊墜,也可以當戒指和耳環,賦予其首飾更具東方婉約的氣質。
使用大型天然寶石,是她設計的另一個主要的特色。她認為,越大的寶石,越能借助設計讓它更出色搶眼,有不少客戶將她的首飾作品當作藝術品收藏。
設計題材包羅萬象
王月要在設計題材方面,可謂是包羅萬象,她選擇以中國社會中具有吉祥含義的設計為主軸,有些是有具體形象的圖案。有些則是需透過詮釋的抽象型式。為尋求設計的突破,她在創作的過程中開始嘗試運用金屬鑲嵌技法在首飾設計上,不過這些題材雖不脫離東方中國的型式,卻也能讓佩戴者展現宜古宜今的風情。
除了首飾設計之外,她也設計服飾。她認為華服與美玉是一體兩面,運用千姿百態的中國結襯托,加上獨特的鑲嵌技法,讓每一位佩帶者展現與眾不同的優雅風情。這就是她多年來專注于玉石與中國結搭配設計珠寶,以及樂于設計個人風格的服裝原因。
因質制宜 大膽創新
很多的設計師把首飾設計得珠光寶氣,在王月要老師的設計里面,用的鉆石不是很多,只做陪襯,以玉石為主。她的設計很隨意,比如說,他看到一塊石頭,就會根據這塊材料進行設計和取材,雖然作品看起來有些夸張,可是很耐看,可以當做一件藝術品,很有收藏價值。
她選用大塊的紅珊瑚和翠玉為材料進行搭配。,讓這兩種顏色相得宜彰,也是她大膽設計的一個延伸。她的很多作品都是這種顏色反差較大的設計,設計出來的首飾能讓你在正式的場合佩戴,使人們的視線轉移到了你的飾品上,讓你很亮麗,很出眾。而璧璽和玉的搭配走的是典雅的風格。
用文化升華設計 讓內涵體現價值
為什么要結合中國傳統文化創作,她認為,東方文化博大精深,關鍵是缺乏必要的自信和演繹手段。她說,只有堅持以中國文化的精髓為基礎,才能最終走向國際,征服世界的目光。國外的一些大品牌也正是被中國文化的精深所吸引,才頻頻的在中國元素方面做出了不斷的嘗試,如知名珠寶品牌卡地亞的"龍之吻"就是取之于中國龍文化的精髓演繹而成的,產生了極大的轟動效應。王老師期許將此創作藝術發揚光大,推展至國際舞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