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受全球金融危機影響,巴塞爾表展參展人員、會展規模與往年相比均大幅縮水,被指“人氣下滑、精湛依舊”。今年表展的組委會提前4個多月便在官網上用英文、法文、中文、日文、意大利文各種文字邀請全球鐘表及珠寶參展商齊聚巴塞爾,迎接全球鐘表盛會。從組委會相關信息披露中了解到,今年預計2000多個來自鐘表、首飾、寶石和相關行業的參展商在巴塞爾展示他們的創新和改革產品,歐米茄、寶珀、浪琴、施華洛世奇等高級品牌鐘表將帶著各自新款亮相巴塞爾表展。預計將會有來自100個國家10萬多名的參觀者來到巴塞爾,獲取全球頂級鐘表和珠寶行業最新的流行趨勢和創意設計理念。據了解,已經有不少國內鐘表供應商組團參展今年巴塞爾表展。一些會展公司也早早做好準備為參展商提供前往瑞士的服務。
伯爵(Piaget)的一位負責人說:“現在的巴塞爾表展,似乎不再只是歐洲人的盛會,過去很多時候,我們看到的更多是瑞士的制表商、安特衛普的鉆石 商、法國和意大利的奢侈品運營商和美國的采購商,F在,各個群體和陣營里都出現了越來越多中國人的面孔,很多瑞士當地的制表商也都覺得,誰要是能夠抓住中 國采購商,誰就十年吃穿不用愁了。而沒能如愿的,似乎只有越陷越深。”
這話雖然有些絕對,但反映出一個主流趨勢,就是巴塞爾表展也像世界各地的車展、服裝展、鞋展一樣,更多考慮中國人的需要。很多參展商的重要參展訴求,都是向中國市場展示他們的產品或服務,贏得中國采購商的青睞。
高檔鐘表業“傍上”中國市場
如果說,兩三年前,巴塞爾表展所代表的高檔鐘表業對中國市場還是相互試探,那么現在前者算是已經徹底“傍上”了中國市場。
剛剛過去的2009年,奢侈品行業經受了金融危機后真正的考驗,包括山本耀司在內的時尚界知名品牌都宣布破產。大家希望在巴塞爾表展上看到新的風向標。實際上這個風向已經非常明朗,就是重新確立中國市場的地位。
在巴塞爾表展之前,剛剛舉辦了日內瓦高檔鐘表國際沙龍表展,算是巴塞爾的前奏。也有業界人士說,“進巴塞爾表展容易,進日內瓦表展難”。主要是 因為巴塞爾表展的參展商差不多有2000個,而日內瓦表展的參展商只有20個。這個原本以江詩丹頓、卡地亞和萬寶龍等歷峰集團旗下品牌為主的表展,今年多了Greubel Forsey和Richard Mille等新面孔,后二者也是巴塞爾鐘表展的?汀reubel Forsey品牌的創始人之一就表示,日內瓦表展上的品牌,很多都是受中國市場垂青的品牌,吸引了中國30多位媒體代表和若干業內人士的目光。在巴塞爾, 他們這樣的小產量品牌非常容易被淹沒,而在日內瓦,他們有更多被中國市場注意的機會。而在幾年前,日內瓦表展的媒體名單上,還找不到中國媒體的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