沛納海LUMINOR SUBMERSIBLE 1950 3專業潛水青銅表
這種古老的青銅材質是銅與錫的合金,具有極高的結構強度和極佳的抗海水和空氣腐蝕的能力。隨著歲月的流逝,其表面形成的綠銹色澤更能營造出一種古樸的感覺,限量發行3000只。皮膚敏感者不要嘗試佩戴。
雖然說高檔機械表主要是以性能為主導的價值體系,而非以材料為主導,但無論是從哪個角度,材質都是決定一款手表的價格、檔次以及佩戴效果的關鍵性因素,這就和面料之于高級時裝是一個道理。隨著鐘表市場的競爭愈發激烈,為了創造新的市場需求,各大知名品牌不約而同地開始依靠強大的研發和制造能力,不斷挑戰冶金和加工工藝的極限——面對各種層出不窮的高新材質表款,我們不禁要問,這些表真的有那么好,值得我們為它們一擲千金嗎。
我們請教了著名精神和心理學家,同時也是資深鐘表收藏家的郄鳳卿博士。
購買新材質表的人分為四類,他們分別是:
1. 求新奇,社會上有一部分比較前衛的尤其是年輕人,喜歡求新求變;
2. 求輕便,正常人的心態還是喜歡戴不那么重的表,除非是從現實出發,考慮保值的問題;
3. 求注目,因為新材質表的外觀都比較特殊,樣式也和傳統不一樣,新材質表很少有30 或35 毫米的,都是大表,更能吸引眼球;
4. 求稀少,像鋼表、金表、或者“金銀配(間金表)”已經泛濫了,鈦合金的陶瓷的表還是少,人的心態都是希望有別人沒有的。
對新材質表并不是很感興趣,有兩個原因,一是新開發出來的產品,在初期階段肯定要將開發費用攤到成本里,而做這種研究是非常燒錢的,所以在5 年甚至10 年內表的售價都會比正常價值高,這也意味著它的二手價格一定會降下來很多,如果從保值的角度顯然不劃算。二是手表這類商品一向看重傳統,只有經過時間的考驗,歷史的延續,它的質量才能有保證,才能證明它是有一定地位的,否則購買就存在著質量風險。
談到最近一直被熱炒的沛納海PAM382 青銅表,郄博士認為這款表對“沛黨”來說意義不大,因為沛納海主要的賣點有三:承自意大利海軍的武者之威,機芯性能穩定以及獨特的造型,這三點和PAM382 這款表都不搭。而且就青銅這種材質來說,它的牢固不如鋼,保值不如金,輕便不如鈦,沒有什么實際的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