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馬仕假貨流入亞洲
近日,法國國家憲兵隊在巴黎搗毀一個制造、販賣假冒愛馬仕的造假集團,這批假貨的涉案金額高達1800萬歐元(折合1.44億元人民幣)。據法國國家反仿冒委員會估算,由于假冒奢侈品的高速發展,對正版市場產生了巨大沖擊,該國每財年就此損失60億歐元(約481.15億元人民幣)。
同時,愛馬仕CEO帕特里克-托馬斯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80%在網絡上銷售的愛馬仕產品都是假貨。此言一出,打破了奢侈品網購市場的平靜。據悉,這批假貨已流入亞洲。對于市面上的愛馬仕到底是真是假,很難拿出定論,但在經過鑒定環節的二手奢侈品市場,愛馬仕已經受到沖擊。
國內二手市場受沖擊
愛馬仕因其售價居高,約在數萬到十幾萬不等,其在二手市場是個非常活躍的品牌。Brand Off在奢侈品鑒定領域享有較高的話語權。
日本二手奢侈品牌Brand Off上海南京西路店副店長吳丹告訴記者,受到造假風波的影響,目前二手愛馬仕的價格下滑約5%-15%。但目前銷售數量還尚未出現急速萎縮。
吳丹表示,市面上有愛馬仕的假貨已經不是什么新鮮事兒,偶爾會有客人拿愛馬仕假貨到店里來進行回收,通過工作人員的鑒定,被認定為假貨。通過對消費者的詢問,網購和代購是愛馬仕假貨的重災區。
第五大道奢侈品網()CEO孫亞菲說道:“我不知道愛馬仕CEO這句話的判斷依據是什么,80%的數據從何而來,但不可否認,不僅僅是網絡,線下渠道、二手交易店都存在真假難辨、魚龍混雜的局面。尤其是愛馬仕的鉑金包,市面上的銷售遠大于愛馬仕公司的實際生產量。”
網購渠道頻遭質疑
國際大牌的打假案例可謂一波未平一波又起,近日,央視記者曝出當當網()銷售假卡西歐腕表,消費者對于網購奢侈品的信任度仿佛經受著九九八十一難的考驗。
孫亞菲表示,奢侈品由于高單價、高毛利和商品的稀缺性,導致造假售假泛濫,不僅僅是網絡,在線下的一些實體店也存在。網絡售假只是該行業現狀的一個反映,奢侈品電商目前在國內處于早期,一些網站由于貨源渠道缺失,缺乏底線,急功近利,存在售假行為,嚴重侵害消費者利益,給整個行業的發展造成傷害,但這是一個不可避免的過程,市場機制最終會起作用,優勝劣汰。那些堅持底線,渠道良好,視信譽為生命的電子商務網站最終會勝出。
奢侈品研究專家周婷稱,奢侈品電商應避免價格戰,當企業身陷價格戰的漩渦,會導致這個行業魚龍混雜,走進死胡同。企業應在奢侈品的衍生服務方面下功夫,并努力打造自身品牌,讓企業自身具備知名度,而不是依賴于奢侈品的品牌效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