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產品質量監督檢驗研究院黃金珠寶飾品檢驗室主任俞雷說,在省城有不少市民都曾經歷過類似于周大爺的遭遇,而市民之所以上當受騙,都是因為輕信產品中那張不負責任的鑒定證書。
網上盛傳一組揭秘“爛石頭”變成美麗翡翠玉鐲全過程的照片,這組照片按程序展現了一大批灰白色的環狀石料,經過化學制劑的浸泡、人工上色,以及在“真空高壓注膠機”中注入具有毒性的“膠”,最后變出行話所謂“水、種、色”俱佳,瑩潤誘人的翡翠手鐲。
GIA將于2011年八月八日于上海知名的交通大學首度開辦GIA研究寶石學家面授課程 (on-campus Graduate Gemologist Program),課程總計六個月時間,以普通話教學。六個月的課程安排提供學員更快速地學習成效。
珠寶消費市場高速增長,同時也屢屢爆出珠寶“質量門”,嚴重影響消費者信心,作為消費者為了保護自己的權益,選購珠寶免上當,在選購前要學會識別首飾印記。
4月6日,一位姓劉的女士對記者說:“前幾天我在呼市一家商場里買了一個千足金的手鏈,可是,這兩天我發現,手鏈莫名其妙的變了顏色,雖然不是很明顯,但是仔細看還是能看出來,我懷疑是不是買到了假冒偽劣產品。”為此,記者采訪了自治區產品質量監督檢驗院的娜仁,她說:“很多消費者一直認為足金、千足金首飾是永遠不會變色的,在佩戴時變色,就認為是購買的首飾含金量不足。”
玉石市場繁榮的背后,是一些不精通玉石鑒賞的市民花了冤枉錢。以青島市質監局黃金珠寶飾品監督檢驗站接手的檢驗業務為例,他們每年都能幫數十位市民檢驗出假玉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