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珠寶精品導購互動平臺 投稿
1764年,第一顆獨粒鉆石被輪船帶到紐約時,新大陸的居民可能不會意識到,兩百多年后,這里將成為未來世界鉆石交易中心。
1938年,堪稱廣告業奇跡的宣傳攻勢,讓“鉆石=愛情”的觀念一步步深入人心,也讓鉆戒成為全世界通行的求婚信物。
早期的美國人并不青睞鉆石,直到19世紀50年代,人們對它的態度才有所改觀(也正是此時,日后成為知名鉆飾品牌的蒂凡尼在紐約開了第一間珠寶店)。其后,隨著美國經濟的騰飛,新富階層對珠寶的消費與日俱增,一戰之后,美國終于從英國頭上搶下了“世界最大鉆石交易市場”的桂冠。
但經濟大蕭條給方興未艾的鉆石消費重重一擊。除了經濟不景氣,社會風氣的改變也影響著市場,炫耀賣弄逐漸減少,鉆石銷售舉步維艱,美國鉆石的銷量下降了50%以上(以克拉計),鉆石的單位價格更是只及戰前的零頭。
然而,這還不是悲劇的終章。歐洲的鉆石價格已經崩潰,重建大眾對它的信心,幾乎是不可能的:在德國、奧地利、意大利和西班牙,沒有用鉆戒當做訂婚紀念的風俗;在英國和法國,鉆石更像是貴族專屬珠寶,而非大眾消費品。更何況,歐洲正逐步滑向戰爭深淵,此刻下大力氣推動鉆石銷售,無異于天方夜譚——這意味著,現在只剩下美國這一張牌了。
于是,剛剛成為世界鉆石行業領導者的奧本海默家族(幾年前,在戴比爾斯的倡導下,鉆石業的中央統銷組織建立,行業內的公司能在合作的基礎上規范生產,并統一銷售鉆石),下了一個巨大的賭注:他們要和N.W.Ayer廣告公司一起利用大眾媒體,為美國消費者重新編制一套關于鉆石戒指的“神話”——鉆戒與愛情永遠相連。正是這場肇始于1938年,堪稱廣告業奇跡的宣傳攻勢,讓“鉆石=愛情”的觀念一步步深入人心,也讓鉆戒成為全世界通行的求婚信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