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珍異寶勃發珠寶市場風生水起
來自美國、瑞典、意大利以及香港等1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500余家客商紛紛展出藍寶石、琥珀、翡翠等精品,吸引諸多收藏行家和珠寶愛好者前來鑒賞、購買。
各品牌金飾也在此次珠寶展上宣傳新款產品。圖為“夢金園”品牌模特展示黃金飾品。
“去年,我國珠寶市場零售總額達到四千億以上,需求總量居全球第一。作為快速發展的國內珠寶市場,存在著很大的消費潛力與發展空間,只要企業潛心經營,專心做好品牌,未來發展前景將會更為廣闊。”18日,在昌樂召開的2013山東珠寶玉石首飾行業協會會長會議上,中國珠寶玉石首飾行業協會副秘書長、中寶協彩寶分會秘書長沙拿利預測,“20年后,我國將成為全球最大的珠寶交易市場”。
2012年,中國商務部監測的3000家重點零售企業中,珠寶行業銷售額同比增長11.4%,高于國內GDP增長。他表示,與2011年相比,2012年國內對黃金、鉑金、白銀的首飾需求依然是穩中有長,其中鉑金首飾增長10%,占全球鉑金首飾需求總量的68%。鉆石、寶石、珍珠在品種與檔次上有升有降,翡翠、玉石銷售業績下降明顯,多數企業銷售額減少。
其中,珍珠首飾產業在未來的3—5年中首次被看好。我國作為世界淡水珍珠最主要的采集地,占全球總產量的95%,可謂世界珍珠產業發展的脊梁。珍珠生長周期為3—5年,但2007、2008年南方的洪水、雪災等自然災害對珍珠產業造成的嚴重影響,以及當地政府對珍珠養殖出臺的不利政策,導致現今淡水珍珠大量減產,珠寶級珍珠產量不超過3%。
沙拿利透露,全球珍珠供應量在迅速減少,周大福、周生生從去年開始全面介入國內珍珠收購市場,大量收購珠寶級珍珠。“一方面是珍珠供應量的大幅減少,另一方面是市場需求量的不斷增加,珍珠市場將在未來的五年內迎來一個大的跨越,成為珠寶市場重要‘運營者’。”
“舉辦了十一屆的昌樂寶石節今年升格為國家級寶石博覽會,這正是國內珠寶行業不斷發展和消費需求不斷增長的結果,同時也離不開資源優勢、政策扶持以及本地企業突破瓶頸,自創品牌的跨越性發展。”昌樂寶石城管委會主任趙世軍說,昌樂形成的開采、加工、銷售于一體的完整藍寶石產業鏈,不僅帶動了擁有資源優勢的藍寶石產業,也拉動了省內的黃金、翡翠等其他珠寶交易。
“從最初的小作坊經營,到現在的品牌化管理;從一麻袋一麻袋論斤稱,到現在精確到克拉稱,這不僅體現了昌樂藍寶石的發展,也是整個珠寶行業發展的寫照。隨著行業逐漸規范化、透明化,消費者在消費時會更加趨于理性,珠寶市場發展前景也會越來越好。”山東藍天珠寶首飾公司董事長王義善滿懷信心地說,國內珠寶收藏市場的逐漸成熟與擴大,將會吸引更多投資者轉向珠寶市場,珠寶市場的春天才剛剛開始。
盡管珠寶市場的發展前景被廣泛看好,但沙拿利說,珠寶行業生產能力過剩、專業市場過剩、銷售渠道過剩,是一個不爭的事實。生產加工企業開工不足,珠寶專業市場招商不足,單店銷售業績下滑等現象普遍存在。
“目前的發展形勢,表面看起來危機四伏,但是有時候可以把危機變成機遇。”山東省珠寶玉石首飾行業協會常務副會長鄭金蘭表示,協會將對入會企業的信用情況進行考察與評估,加大市場監督力度,加強行業自律。同時,培植省內自有品牌,并將其做大做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