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21世紀的十多年,是李厚霖認為的“個性年代”,也是中國珠寶消費快速發展并不斷變化的階段。“海水洶涌澎湃、浪潮一個高過一個,勢不可擋。總有一些游了十幾年的企業,游不動了被拍死在海岸;但也總有一些新人,能找到最佳的入水點,走上一個又一個的浪潮之巔。什么力量能持續攪動這么頻繁而高大的浪潮?兩個詞解釋便是:品牌與個性。”
2001年,世貿的大門打開,更多國際名牌涌入中國,珠寶消費審美和價值體系又在悄然生變,他們開始對價格不那么敏感,熱衷于各種品牌消費,追求品牌和LOGO。當越來越多的消費者傾向于這樣的“感性消費”,對品牌的信任度和依賴度大幅度提升時,國內外珠寶品牌如雨后春筍突然就冒出來了,恒信鉆石也順勢推出了國內首個專注于情感表達的鉆石品牌“I Do”。
“個性”則是近幾年興起的消費需求。尤其是在牛奶和計算機環境下成長的80后90后一代,個性化需求及個人價值呈現認同被放到制高點。很多品牌因此開始嘗試珠寶的個性化定制服務,較常見的是刻字,不同大小、顏色的寶石搭配組合等。“I Do”推出的明星婚戒定制服務打破了這種形式,“我們根據消費者的喜好、年齡、需求故事、審美價值等進行量身打造。比如為鄭鈞劉蕓夫婦定制的一款戒指,叫‘只為你撥動心弦’。因為了解到吉他是兩人交流的重要方式,設計師在男戒里藏了一把吉他,在女戒里藏了一撥片,意思是,鄭鈞的吉他,只有劉蕓能撥動。這樣的定制很有意思,也很受歡迎,現在明星夫婦結婚,很多會主動找到我們來設計,我們也成立了專門的創意和研發部門,來支持這樣的定制服務。”
但僅僅是這樣的服務,這樣的別具價匠心就能抓住消費者的心嗎?李厚霖認為不,“消費者的變化永遠走在品牌前面。如果一味地去迎合,不但會迷失方向,也容易精疲力竭。”所以“I Do”在定位的時候,李厚霖就一直強調抓住那些不會變的東西。在快速消費、瞬息萬變的年代,什么是不變的呢?“我們認為是情感,人類最本質的情感,愛情、親情、友情等等。”所以“I Do”立志要傳遞“世間最溫暖的情感”。事實證明,這樣的理念追求不但沒有被善變的消費者拋棄,反而持續深受歡迎。
總結中國珠寶消費這30年,唯一不變的就是變化。從成本消費到品牌消費,從成本價值到個性價值,愈演愈烈,愈來愈細分。李厚霖相信,隨著這個市場的不斷發展與成熟,消費需求一定會更加細分,每一個細分市場都將被極致放大。所以,對新生品牌來說,永遠都有起來的機會;對老品牌來說,永遠都不能掉以輕心,否則就會被殺個措手不及、陷入危機。而一個企業或品牌,要做到長久的持續發展,就要善于在變化中找到自己的方式與定位,以不變應萬變,變中求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