剖析中國何時會誕生自己的奢侈品牌?
在中國消費奢侈品的主體則是那些平均月收入5000-5萬元之間、年齡在25-40歲的高學歷人群。
仲剛出現在記者面前時,身穿夏姿·陳(ShiatzyChen)的外套,里面襯一件上海灘(ShanghaiTang) 襯衫。這位儒雅的上海人是滬上一家展覽公司的創始人兼董事總經理,也是YPO(青年總裁組織)上海分會的副會長。毫無疑問,仲剛算是中國富裕群體中的一員。目前,這一人群的增長速度十分驚人。
入門
根據美國運通發表的《探索富裕群體的世界——中國對話篇》白皮書,2006年中國的高凈資產人士(流動資產30 萬美元以上)約為224萬人,流動資產總值達22600億美元,2011年則可能達到420萬人,流動資產總值達43370 億美元。2006年,中國流動資產100萬美元以上的人有46.7萬,2011年估計達90.81萬人。2007年,中國已出現20名億萬美元富翁,而2005年時只有2名。
為此,許多奢侈品牌把中國市場視為一塊巨大的蛋糕。在今年的北京車展上,賓利、蘭博基尼、布加迪、法拉利、瑪莎拉蒂、阿斯頓馬丁、保時捷、勞斯萊斯、世爵都推出了各自的頂級豪華轎車。富有創意的高性能超級跑車布加迪威龍16. 4 的亮相,成為車展上最閃亮的“明星”,因為廠商計劃在中國賣出3輛這款售價2500萬元的天價轎車。
和許多人一樣,仲剛也看到了這一群體的巨大商機。他的公司從2006年開始在國內舉辦“富世生活中國峰薈”(TheFair) ,從一開始的奢侈品展到現在中國富翁大聚會,公司的數據庫中存儲了8萬多名總資產超過5000萬的中國富翁信息,每年的TheFair都有1萬多名中國富翁參加。
這批人有足夠的實力消費高端奢侈品。但他們未必是忠實的奢侈品消費者。“對于他們而言,購買奢侈品并不是為了炫耀財富,因為他們什么都買得起,沒必要炫耀什么。”仲剛說,“他們追求生活品質,完全出于個人需要來消費。有人會給自己定制麻將盒,可能他所定制的品牌是許多中國人沒有聽說過的小眾高端奢侈品,他也會把這個麻將盒放在相對私密的地方。”
今年1月初,世界奢侈品協會表示,2007年中國人的奢侈品(首飾、服裝、皮具、香水,不包括私人飛機和游艇 )消費已經達到80億美元,占全球市場份額18%,消費人群已達到總人口13%,成為僅次于日本的全球第二大奢侈品消費國。中國消費者對奢侈品的購買意愿與購買力,已成為免稅店銷售增長的重要力量。據世界著名免稅企業DFS的香港店統計,2006年內地游客的花費占全店總收入的46%,2007年則將超過60%。
但是在尚顯稚嫩的中國奢侈品市場,許多消費者只處于入門級別。根據福卡的《奢侈品折射出中國未來(上)》,在歐美的奢侈品消費主力是40-60歲的中產階級,在中國消費奢侈品的主體則是那些平均月收入5000-5萬元之間、年齡在25-40歲的高學歷人群。
根據美國運通的調研,這些人往往平時工作非常辛苦,因此很懂得犒勞自己:有人給自己買了17萬的進口檀木床,以便改善睡眠質量;有人每2年都會買一輛最新款的車;有人愿意花10萬元來裝潢自己的浴室,務求創造舒適的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