剖析中國何時會誕生自己的奢侈品牌?
中國的奢侈品消費,正在呈現爆發性增長的態勢。
再往下看,謎底與中國改革開放以來經濟起飛的大背景密切相關。一方面,經濟起飛產生井噴行情,“經濟爆炸”、 “財富爆炸”、“金融爆炸”接踵而來,決定了人們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和速度獲得財富;另一方面,擁有財富的方式和速度又決定著人們消費的方式和速度。“可以說,是奢侈品誘惑了中國,使中國人知道什么才是消費的深度體驗;也可以說,是中國誘惑了奢侈品,因為中國的開拓市場是巨大的。”王德培說。
面對這樣一塊“最后的樂土”,全球著名奢侈品牌必定要“聞風而動”。據報道,世界公認的頂級奢侈品牌中已有超過八成進駐中國,“分田分地”很忙。與此同時,不斷崛起的中國新興品牌也正在本土和全球市場上高歌猛進,期望占領“中國第一奢侈品牌”的高地。王德培斷言,盡管我國的綜合國力和人均GDP與歐美發達國家相比還有一段距離,“但是奢侈品的主戰場必將在中國。國內品牌的機會已經來臨”。
意大利時尚協會主席馬里奧·波塞利(MarioBoselli)也非常看好中國市場的潛力,他在接受《新民周刊》訪問時稱:“從長遠來看,中國有著最好的面料、非常好的羊絨、大量的原材料。我個人感覺,中國的產品質量提高非常快,在過去20年中,中國的企業獲得了非常大的進展。在設計創造方面,每一個國家,尤其像中國有這么悠久的歷史,一定會有非常多的獨特元素可以發掘。這個是要一步步發展的,大家應該要有耐心,我對長遠的發展非常有信心。”
其實,中國從來就不缺奢侈品,而且已經征服過世界。絲綢之路開通以前,中國絲綢在羅馬甚至與黃金等價。中世紀的歐洲,貴族們以擁有一件絲綢衣服作為炫耀的資本,當凱撒大帝身披絲袍出現在公眾場合時,更是被稱為“絕代豪華”。
然而,幾千年過去了,如今國人頭腦中印象深刻的奢侈品牌幾乎都是“洋名字”,而自家門口的頂尖牌子卻是寥若晨星。以服裝行業為例,從藝術造詣、制作工藝等角度講,中國并不落后于人,甚至某些方面還要超過西方。但是中國所缺乏的,恰恰是品牌的締造。